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讲义)
山东 高二 课前预习 2023-08-19 4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1.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特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_____和领土完整。
2023-08-1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讲义)
填空题 | 容易(0.94)
2.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内容: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_____”三条方针。
(1)“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_____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_____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3)“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_____和世界_____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2023-08-1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讲义)
填空题 | 较易(0.85)
3.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之初
①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
②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_____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③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_____”方针,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
④到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①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_____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②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_____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3)20世纪70年代
①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_____、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
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_____,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④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2023-08-1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讲义)
填空题 | 容易(0.94)
4.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背景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
(2)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_____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2023-08-18更新 | 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讲义)
填空题 | 较易(0.85)
5.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 _____,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3)世纪之交,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4)1997年12月,中国与_____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5)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6)2000年正式成立_____,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
(7)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
(8)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_____”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9)中国还积极参与以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行有关职责,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3-08-1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讲义)
填空题 | 容易(0.94)
6. 背景: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_______外交思想。
2022-08-22更新 | 2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填空题 | 较易(0.85)
7.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
(1)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2)按照“_____”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3)提出“_____”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4)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_____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5)中国积极推进构建_____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
(6)多项推进中外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也相继出台。中国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
(7)中国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
①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②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_____》生效。
③中国倡议和推动的“_____”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
④中国通过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3-08-1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讲义)
填空题 | 容易(0.94)
8.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_____、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023-08-1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讲义)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9. 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

——新华网《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2018年)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
2023-09-16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讲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0. 史料一 我们要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媚外。否则不是狂妄便是自卑。不卑不亢才是我们的态度。

——1949年11月,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史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探究]
(1)史料一中为“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新中国实行了哪些外交方针?概括在这些方针指引下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3-08-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讲义)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先谈判后建交是新中国独特的建交模式。1952年4月,周恩来曾解释道:“为了表示外交上的严肃性,我们又提出建交要经过谈判的手续,我们要看看人家是不是真正愿意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建交模式
A.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实施B.体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促使新中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D.打破了新中国的外交僵局和困境
2021-10-27更新 | 470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练习)-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2. 史料一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史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摘自顾保国《新时代新发展理念要览》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主要目的。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五、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1982年,邓小平把中国外交政策总结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进--步强调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21世纪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基于
A.和平共处五原则的提出和实施B.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
C.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D.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地位上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4. 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
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
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
2020-10-05更新 | 5298次组卷 | 67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有学者认为,中国对万降会议的立场和态度,集中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对民主中立国家的认识和对国际格局发展新变化的战略判断。这表明万降会议
A.是特殊时期外交战略的有效探索
B.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实践的开始
D.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孤立与封锁
2021-07-12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1968年11月17日,毛泽东指出:美国要顾及美洲、欧洲、亚洲等多处利益,“处境相当困难”,“是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太大了”。他仔细阅读美国新当选总统尼克松的文章和竞选材料,还请周恩来等人阅读这些材料,并指示《人民日报》全文刊载了尼克松的就职演说。据此可知(     
A.中美敌对关系有所改善B.第三世界与中国外交利益趋同
C.中国重视中美关系走向D.美国总统已阐明对华外交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7. 2014年7月,关于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由材料可知,此外交思想
A.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C.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D.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8
材料分析题
3
单选题
6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2,3,4,5,6,7,8,11,12
2
中国近现代史
3
政治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9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20.9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30.8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40.9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50.8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60.9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70.8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80.9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二、材料分析题
90.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100.65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
120.6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三、单选题
110.6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单题
130.4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单题
140.4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单题
150.65万隆会议  万隆亚非会议单题
160.65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单题
170.4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