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之人民政权的巩固·随堂练习A卷
全国 高一 随堂练习 2023-08-23 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 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
产品原煤烧碱电动机棉纱棉布火柴卷烟面粉
比重28.3%59.4%79.6%46.7%40.3%63.4%80.6%80.4%79.4%
据上表推知,当时(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2023-06-21更新 | 4654次组卷 | 32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近代中国的经济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推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土地所有权归
A.农民所有
B.地主所有
C.集体所有
D.国家所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翻身农民的子弟开始大量进入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1952年与1949年相比,农村在校小学生数增加111.8%,中学生增加186.2%。”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抗美援朝的胜利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中共八大的召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有利于人民政府迅速稳定物价、掌握市场主动权的举措是(     
A.剿匪镇反B.“米棉之战”C.抗美援朝D.三大改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1950年,我国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为建国后的最高峰。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A.研制两弹一星B.应对剿匪任务C.借鉴苏联经验D.进行抗美援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如图所示的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下列关于这场土地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展“打土豪,分田地”B.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制度
C.实行“减租减息”政策D.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2023-07-15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据材料可知,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意义在于(       
A.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国家治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稳定秩序以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2023-07-25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考(四)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建国初,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进行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这些举措(     
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B.赢得了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
C.标志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D.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50年,中共决定采取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的重大步骤,改变战争年代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财政体制,由中央人民政府统筹全国的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做到统一计划,令行禁止。这一举措(       
A.人民币基本占领了城乡市场B.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C.政府完全掌握了市场主动权D.稳定物价目标基本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作为新中国文学的第一章,它曾以英雄主义的风采表达了一个站起来的东方大国的雄姿和卫国精神。由于是审美目的性极强的战争文学,它表达了是把美军作为抗衡对手,从而显示自身在国际政治中不容蔑视的分量。材料观点意在(     
A.宣传文学曾为抗美援朝作出贡献B.表达新中国文学应当为战争服务
C.强调战争文学是新中国文学主流D.彰显中国人保家卫国的战斗决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1950年1月,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在各级人民政府内设土改委员会和组织各级农协直接领导土改运动的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分批实行土改的准备工作。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A.此运动使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改变
B.此运动消灭了存在千年的封建地主阶级
C.此指示成为指导土地改革基本法律依据
D.此指示是对新中国宪法精神的生动体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2. 1949年春至冬,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生旱、涝、虫、疫等自然灾害,中共中央发布相关指示,全国各地成立救灾委员会,并通过发放救济物资、开展社会互助、开展减租退押运动、安置灾民等措施使灾情得到遏制,1950年,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材料中的治灾举措(     
A.得益于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B.有利于人民政权的巩固
C.体现了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D.杜绝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2023-09-07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社会热点题考前43第8题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全面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3. 抗美援朝时期,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纷纷以村寨、聚居点为单位,订立爱国公约,内容包括宣传动员、增产捐献、拥军优属、团结互助等。这说明抗美援朝(     
A.推动了一五计划的开展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认同D.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2023-05-15更新 | 29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4.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军遵循“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的保障理念。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军由部队前方就地补给向国家后方集中统一供给转变;由作战部队自我保障向分区供应与建制供应结合转变。上述转变(     
A.体现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B.践行了民主革命的精神
C.得益于国家实力显著增强D.彰显了计划经济的成就
2023-05-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之人民政权的巩固·随堂练习A卷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紧接着他按动了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时,乐队奏起代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以大西南为基地重新复辟: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和国民党军配合,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国民党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在经济上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请简述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新中国成立时,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着很多困难。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巩固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现代史
1,2,3,4,5,6,7,8,9,10,11,12,13,14,15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恢复国民经济单题
20.94土地改革单题
30.85土地改革单题
40.85恢复国民经济单题
50.85抗美援朝单题
60.65土地改革单题
70.65恢复国民经济单题
80.65恢复国民经济单题
90.65恢复国民经济单题
100.65抗美援朝单题
110.4土地改革单题
120.4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恢复国民经济单题
130.4抗美援朝单题
140.4抗美援朝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50.6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土地改革  恢复国民经济  抗美援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