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之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随堂练习B卷
全国 高一 随堂练习 2023-09-01 3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当西方各国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有(     
①专制皇权高度加强 ②农业仍然是经济的主体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面对康乾盛世,有学者发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他的惋惜最有可能基于这一时期(     
A.签订《尼布楚条约》B.儒学新思想的活跃
C.编撰了《四库全书》D.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明清时期,广东番禺一带盗匪猖獗,老鼠与猫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1780年,巡抚李公瑚得知番禺茭塘乡盗匪聚集,在镇压后认为茭塘乡的鼠山风水不好,于是命人将山脊挖掉用铁猫镇之。以上材料说明了
A.官员治理不善导致官匪勾结B.封建迷信思想危害地方治理
C.贫民冲破海禁政策沦为盗匪D.康乾盛世之下社会危机浮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表3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3.34约52602.36
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1-03-15更新 | 5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乾隆八年,清政府规定,对来自暹罗(泰国)运米的交易商船,贩运量达到五千石以上的免税银十分之三,万石以上的免税银十分之五。上述材料可佐证当时(     
A.闭关自守的松动B.农耕经济的倒退
C.朝贡贸易的发展D.人地矛盾的严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康熙帝统治时期,曾一度开放海禁,清朝出现了“西洋来市,东洋往市,南洋互市”的局面。然而,康熙晚年却再次“锁国”。其主要原因是(       
A.日本倭寇的杀戮       
B.郑氏政权的割据
C.西方殖民的骚扰
D.沙俄割地的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康熙二十五年政府规定:“如有身家殷实之人愿充洋货者,或呈明地方官承充,或改换招牌,各具星认明给帖。”乾隆九年的《管理澳夷章程》明确规定:“洋船进口,必得内地民人带引水道,最为紧要……如果殷实良民,取具保甲亲邻结状,县丞加结申送,查验无异,给发腰牌执照准充,仍列册通报查考。”这些规定用于说明清朝( )
A.外国商品在内地的流通范围扩大B.对外贸易管理具有明显的封闭性
C.海运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变迁D.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2023-05-28更新 | 751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乾隆在对外问题上,一面主动将外贸从四口集中到广州以便管理,同时也承认“欧逻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应“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据此可知(     
A.清朝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对外贸易B.清朝自主限制防范西方
C.清朝积极推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D.清朝了解世界发展大势
2023-01-16更新 | 28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图是某同学做的历史笔记,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是(     
A.清朝的经济发展B.清朝的对外战争
C.清朝的君主专制D.清朝的统治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未有过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对即将到来的风暴如此缺乏了解。其结果是看不到世界前行的步伐正在提速,看不到东方古国传统领先优势正在丧失,使中国错失发展良机。”这一论述旨在说明(     
A.中国农耕文明领先于世界B.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
C.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D.中国封建统治者愚昧无知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1. 清朝曾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一规定所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的对外贸易彻底断绝B.保护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C.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D.有效地防范了西方的殖民入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托马斯斯当东这样总结1793年6月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不妙处境:“这个庞大的帝国过分相信自己的智力资源,所以不愿和欧洲各国建立关系,它幅员辽阔别人无法强制它,它从不容许与西方发生任何关系。”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远在英国之上B.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然经济的排他性
C.惧怕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D.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对外延伸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1684年,康熙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处海关。1757年,乾隆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这一变化
A.促使中国朝贡贸易逐渐衰落B.表明中国海权意识不断强化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D.使得中国对外交流完全断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某学者认为,清代朝廷屡施“海禁”,即使允许海外通商,也把它当作“朝贡贸易”或是“恩及夷邦”的皇威体现。官方控制的外贸只是被动的待客上门交换,非官方的私人贸易成为“非法”的走私行为或限量限品种的有限交易。这反映出,清代“海禁”(     
A.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B.旨在维护国内正常的商业贸易
C.以稳定农业为根本的出发点D.迟滞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2020-07-22更新 | 321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二、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治、经济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时人将这一时期誉为“康乾盛世”。但对于“康乾盛世”这个说法,学界是有争议的,或不认同盛世的存在,或将其称为“平庸的盛世”,甚至还有人说,称清朝为盛世是可耻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的闭关锁国、文字狱等政策的推行,延缓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导致中国在清朝时期远远落后于西方。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盛世并不代表一个社会尽善尽关,而清朝缔造的盛世在中国历史上也绝非“平庸”。

——摘编自刘风云《康乾时期的清代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11,12,13,14,15
2
经济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20.65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30.4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40.65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50.4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60.65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70.4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80.65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90.65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100.65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110.94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120.65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130.85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140.65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二、论述题
150.4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