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福建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0-06 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显,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2016-12-13更新 | 16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外来文明,源于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技术,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都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之中。材料所体现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是(     
A.多元一体B.长期生长绵延不断
C.兼容并蓄D.始终处于世界核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据文献记载,商汤灭夏时,诸侯(方国)有三千之多;周武王时,(原臣服于商的)侯伯尚有千余。为此,西周初年的君王(     
A.积极开疆扩土B.宣扬“家国一体”
C.强化中央集权D.重申“华夷之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产生了金属货币,并且得到了不断的推广和发展,出现了逐渐取代贝币等实物货币的趋势。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大发展B.分裂割据的变局
C.铸造技术日渐成熟D.统一进程的加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有人说:“商鞅治秦,一夜之间,草根与贵族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C.推行县制D.奖励耕织
2023-01-16更新 | 565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春秋时期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战国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春秋时期老子主张退回小国寡民的时代,而战国黄老之学则主张顺应民时、轻徭薄赋。思想领域的这种演变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体现了思想家理想化的诉求
C.反映了儒道思想的融合D.集中体现了平民的内在要求
2022-01-21更新 | 1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云梦秦简《效律》规定:“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黄金衡赢(累)不正,半朱(铢)以上,赀各一盾。”这反映了秦朝(     
A.严格推行度量衡统一B.颁行的法律条文繁杂
C.民众赋税负担沉重D.将铸币权收归于中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关于秦朝的灭亡,贾谊认为“仁义不施”;陆贾认为“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柳宗元则强调“秦之失,在政不在制”。这三者都认为秦的速亡在于
A.为政者残忍昏庸B.农民起义频发C.统治者不行仁政D.社会矛盾激化
2021-10-27更新 | 4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有学者指出,皇帝制度是以皇帝为核心、以官僚机构为主轴的政治制度,皇帝可以集中国家的一切权力,结束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达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格局。这体现出
A.皇帝制度利于维护国家统一B.皇帝独尊的特点
C.“家天下”政治观念逐渐形成D.中央权威的渗透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汉初“私铸钱盛行,钱法很乱。”,针对此情况,“自前193年至前113年,钱法变了九次,也就是在铸钱问题上,朝廷和豪强做了九次斗争。”这反映了汉初(     
A.商品经济遭受重挫B.豪强把控地方政权
C.阶级矛盾极为尖锐D.中央集权面临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在长安设太学,学习内容是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太学每年进行一次考试,熟练掌握一部以上经典的博士弟子,即可被授予官职。这说明当时(       
A.选官方式多样化B.儒学内容神圣化
C.儒学教育官方化D.私学教育世俗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黄帝内经》认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同时强调“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由此可知,《黄帝内经》(     
A.强调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B.坚持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论
C.彰显了实践经验体系的建构D.蕴含着丰富的民本主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两者共同的志向是(       
A.构建和谐社会B.实现国家统一
C.坚持以民为本D.追求天下大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