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辽宁 高一 期中 2023-10-07 14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三国曹魏宗室曹冏在《六代论》中认为分封制“轻重足以相镇,亲疏足以相卫,并兼路塞,逆节不生。”由此可知,分封制有利于(     
A.团结同姓诸侯B.维护周王统治C.限制诸侯交流D.杜绝地方叛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楚国曾自称荆蛮,但《左传》中则记载楚国以“抚有蛮夷”为贵任,反而不以蛮夷自称。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加强B.南方开发的推进
C.华夏认同的影响D.楚国履行了义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记载了商鞅言行的《商君书》中指出:“金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商鞅变法中,与此认识相对应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C.废井田,开阡陌D.推行县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孔子教育思想中与此相契合的是(     
A.因材施教B.知行合一C.有教无类D.学以致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秦并六国后,秦始皇下令“六王咸服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意在说明(     
A.中央集权制的优越性B.建立皇帝制度的必要性
C.武力统一六国的原因D.统一车轨文字的紧迫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秦统一后,征发无度,两千万人口的国家,北筑长城役使40万,南戍五岭50万,修建始皇陵70万,百姓不堪重负。上述现象(     
A.体现了郡县制的特点B.助长了秦始皇的穷奢极欲
C.引发了秦末农民起义D.限制了秦帝国的人口增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汉武帝时,“诸侯之嫡长继为诸侯,而其支庶亦各有觊觎侯位之心。有父母者同爱其子,不愿专传重于嫡子,而亲视其支庶为庶人。”面对此状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承袭秦制广设郡县B.高官厚禄安抚诸侯
C.颁推恩令众建侯国D.独尊儒术重建礼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材料反映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是(     
A.敬天法祖B.维护统一C.以法治国D.罢黜百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东汉中期以后,国家长期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政治腐朽黑暗。一些正直士人不满现实,抨击时政,触犯宦官集团利益,导致了(     
A.王莽篡权B.太后临朝C.党锢之祸D.黄巾起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生动描绘了时代特征。下列政权不属于南北朝时期的是(     
A.北魏B.西魏C.东晋D.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南朝时,“南郡、夷陵……九江、江夏诸郡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蛮田大稔,积谷重岩,未有饥弊”,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施政轻徭薄赋B.北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江南民族交融的加深D.士族庄园经济集约生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鲜卑墓志书写中出现托伪汉族祖先,伪造汉族郡望的现象,同时对记录与汉族的通婚乐此不疲。反之,汉人士族也逐渐热衷于记叙同鲜卑贵族之间的通婚。这说明(     
A.鲜卑人完全汉化B.北魏的社会繁荣
C.民族交融加强D.鲜卑人文化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隋炀帝即位后,认为要改变“南服暇远,东夏殷大”“关河重阻,无自由达”的局面,达到“巡历淮海”“安辑河北”“协同归心”的目的而开凿了大运河。材料强调的是大运河开凿的(     
A.政治动因B.经济因素C.文化背景D.工程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唐玄宗继位后,在政治形象上进行了宣传和打造,表示要回归以贞观时期为正统的唐代格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对武则天的政治遗存展开了一系列的清除和否定,但无论是从血缘关系上还是现实操作层面,都无法完全绕开武则天。材料反映出(     
A.唐玄宗对武则天的全面否定B.武则天对唐制的巨大贡献
C.唐玄宗执政政策的摇摆不定D.武则天破坏唐朝政治传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唐王朝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丢失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开元四年(716年)营州失而复得之后,唐王朝改变以往军城镇戍体系,于开元七年设立了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于开元二十九年兼任平卢节度使。由此可知节度使的设立(     
A.源于边疆形势的紧张B.促进少数民族内迁
C.提高了边疆行政级别D.说明唐朝军力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宰相张说“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政务”并设置印信、公文和僚属,这说明(     
A.三省制度完全破坏B.中央机构集中度加深
C.六部职能出现强化D.尚书省长官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7. 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评述安史之乱以来“征敛多名,且无恒数,贪吏横恣,因缘为奸⋯⋯建中新令,并入两税”。材料说明两税法(     
A.简化了税收名目B.减轻农民的人身控制
C.削弱了政府权力D.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隋朝佛教造像题记,虽然文字内容简单,表达方式模式化,但语词中却不时流露出民众佛教思想、精神信仰和诉求心态的真情实感。下表所示为隋代佛教造像题记,表中信息说明隋代(     
出处题记内容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金铜造像开皇五年十月十日,佛弟子吴士良为家口平安告像一躯。息乾子、息季宁。
河北曲阳修德寺出土汉白玉造像开皇六年正月廿一日,邸仕询为亡母敬造玉象一躯,愿使阿耶患得早除,故立碑记。
山西寿阳出土金铜造像开皇十三年六月十七日,佛弟子程长洛为父母造像一躯,愿己身眼目精明,法界达佛。
A.造像组织的多样性B.造像题材的集中性
C.信众分布的广泛性D.信仰心态的功利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下图为世界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咸通九年(868年)《金刚经》。雕版印刷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王朝开放的政策B.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C.佛教在民间的盛行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0.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膨胀而采取的措施是(     
A.设枢密院B.设参知政事C.设三司D.增设通判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1. 南宋绍兴和议后,南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缴纳一笔财物,被称为(     
A.岁币B.岁赐C.岁贡D.岁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2. 记录了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实录》前后编纂了六次之多,保守派主持编纂的元佑版对王安石极度贬低,而支持变法的高宗时期编纂的绍圣版则对王安石大力赞扬。这说明(     
A.历史评价完全是个人意志的产物B.历史人物无法获得公允的评价
C.对历史的评价受时代背景的影响D.历史事实无法得到客观的还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3. 《辽史》记载“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为应对这一状况,辽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A.五京制度B.四时巡守C.南北面官D.宫卫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4. 《金史·食货志》记载“天辅五年,以境土既拓……遂摘猛安谋克中民万余,使宗人婆卢火统之,屯种泰州。”材料侧重说明猛安谋克(     
A.对宋战争的作用B.组织生产的能力
C.兵农合一的特点D.高效的执行实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5. 下表为1261年—1339年元廷赈恤辽阳行省北部女真人情况。由此可知行省的设置(     
时间情况出处
至元五年(1268)水达达民饥,赈粮三月《新元史·食货志》
至元二十三年(1286)水达旦万户府,兵民乏食,廷议赈以衣粮。《追封鲁国公札剌尔公神道碑》
至治二年(1322)九月戊戌,大宁路、水达达等驿水伤稼,赈之。《元史》卷28《英宗纪二》
A.扩大了疆域版图B.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C.提高了行政效率D.推动地方建制更加健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6. 下图为唐宋南方稻麦复种制示意图,这一技术的推广普及带来的深远影响是(     
A.耕地面积的增加B.作物结构的突破
C.商品贸易的繁荣D.经济重心的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7. 唐宋之际,官宦世家的婚姻择偶观经历了从“男女婚嫁,不杂他姓”的旧门阀互通婚姻到“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的转变。这一变化反映了(     
A.阶层流动性增强B.国家控制的松弛
C.儒家观念的渗透D.契约观念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8. 宋代儒学家朱熹认为“凡世间所有之物,莫不穷极其理,所以处置得物物各得其所,无一事一物不得其宜。除是无此物,方无此理:既有此物,圣人无有不尽其理者。”理学家的这一观点(     
A.受到佛教影响B.带有唯心主义倾向
C.强调个人名节D.凸显思维的辩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9. 《全宋词》中收录了大量涉及少数民族“胡人”的词句。其中北宋初期的涉胡词有8首,北宋中期的涉胡词有20首,而北宋末南宋初的涉胡词骤然增至60首。由此可见(     
A.宋词水平不断提高B.文学反映社会现实
C.北宋政策影响诗词D.宋词题材格式单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0. 辽、夏、金和蒙古各政权统治者都创制了文字,其中没有模仿汉字字形的是(     
A.契丹大字B.西夏文C.女真文D.畏兀体蒙古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1.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下列器物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有(     
A.   龙山黑陶B.   良渚玉琮
C.   红山女神D.   青铜布币
2023-10-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较易(0.85)
32.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百家争鸣则是其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下列属于百家主张的有(     
A.隆礼重法B.“非攻”“尚贤”C.五行“相生相胜”D.格物致知
多选题 | 较易(0.85)
33.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这一体系各部的职责是(     
A.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B.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
C.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D.六部分工处理具体政务
多选题 | 容易(0.94)
34.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文化科技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下列杰出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A.“诗圣”杜甫B.“书圣”王羲之
C.“画圣”吴道子D.“医圣”李时珍
多选题 | 适中(0.65)
35. 宋元时期手工业发达,科技繁荣,下列属于其具体表现的是(     
A.海上运输的发展B.出现了五大名窑
C.棉花的广泛种植D.活字印刷的应用

三、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6.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革时期,在选拔官吏上,军功制和养士制替代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秦汉时期,由于秦王朝的短命教训,汉朝统治者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了以察举制为主体的选官体系,实现了古代王朝由马上得之到文治的转化。为了剥夺地方长官的选官权并取消察举不实的弊端,魏晋推行九品中正制作为察举制的替代。到了隋唐,科举制正式诞生,并显示出它与帝制王朝政治的巨大亲和力。到了宋朝科举制在技术方法上不断完善,终于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摘编自孙录见《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启示》

材料二唐代的科举制度承接历史之先河,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一方面,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极大地打击了封建士族地主的政治势力,进一步削弱了地方豪强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大唐王朝向整个地主阶层大开了仕途之门,这有利于笼络人才,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基础。此外,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推动了大唐时代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大力发展。

——摘编自邓中平《浅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7.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中西的重要通道,也是今日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渊源。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从汉代多种史籍来看,汉武帝之时张骞“凿空”正式开通了丝绸之路。经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夏的两次战役之后,西汉已基本将匈奴的势力从河西驱逐出去。控制河西走廊后,西汉逐步设置了郡县,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还将移民屯田扩展到西域。汉长城在当时称为“塞”,包括城、障、燧、亭等设施的汉塞集军事防线与交通渠道为一体。将长城延伸至河西、西域,有力地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

——摘编自荀长玲,徐黎丽《两汉对丝绸之路开通与维护的贡献》

材料二宋代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明显提高,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为加强。更重要的是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远超前代,私人海上贸易在政府鼓励下得到极大发展。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路。对外贸易非常活跃,商业的繁荣程度居世界领先地位。繁荣的海外贸易也为宋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南宋时期“市舶之利,颇助国用。”

——摘编自许尔君《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1)根据材料一,简述汉代开拓与维系丝绸之路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

试卷题型(共 3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1
多选题
4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政治史(旧)
3
经济史(旧)
4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5
文化交流与传播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分封制单题
20.65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单题
30.65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活动单题
40.85孔子的主张、活动单题
50.85秦朝的政治制度单题
60.65秦朝的暴政及法制建设单题
70.6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单题
80.65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90.85东汉的兴衰单题
100.85北朝的统治和政权更迭单题
110.65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单题
120.6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单题
130.65隋唐的统一单题
140.65贞观之治、武则天和武周政权单题
150.4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单题
160.65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170.85赋税制度(汉-唐)单题
180.65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单题
190.65科技(魏晋-隋唐)单题
200.85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单题
210.94南宋的偏安单题
220.65王安石变法单题
230.85辽与西夏单题
240.65金朝入主中原单题
250.65元朝的地方管理单题
260.65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单题
270.65宋元社会的变化 单题
280.65儒学的复兴 单题
290.65宋元文学艺术 单题
300.85少数民族文字单题
310.65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单题
二、多选题
320.85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庄子、阴阳家的思想  墨家、法家的思想
330.85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340.94文学艺术(魏晋-隋唐)  科技(魏晋-隋唐)
350.65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宋元科技
三、材料分析题
360.65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370.65宋元的商业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