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黑龙江 高二 期中 2023-11-30 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须通过帮助天子树立威望,打击不臣服的四夷,才能震慑和威服诸侯;战国时期,各国的战争动员已很少使用“勤王”“救危扶贫”等道义性宣传。这一变化反映了(     
A.兼并战争的频发B.礼乐秩序的解体C.华夏认同的强化D.地主阶级的崛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两汉时期,涉及朝廷往例时,常有“汉家制度”、“汉家故事”一类的提法;李唐时期,进而有“祖宗之制”、“祖宗之法”的说法。赵宋则更有“祖宗家法”一说。这种既称“家法”,又特意冠以“祖宗”二字,说明(     
A.宗法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西汉与东汉实行相同的制度
C.唐宋在政治制度上不断创新D.统治集团借此维系封建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一位学者曾言:“雅典人民可以废除任何想废除的东西,没有哪部法律可以约束全体,这一自由最终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这主要体现了雅典(       
A.极端民主导致了暴政B.人民法治观念淡薄
C.民主制度催生了专制D.民主程序存在缺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元代行省机构的总体权力颇大,“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其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等六七人组成,分别掌行政、财赋、军事等政务,重要政务还需行省官员集议,会议结果要议者署名画押形成定议。元代行省的权力运作(     
A.缓和了君权相权之间的矛盾B.促进了边疆管理与内地的一体化
C.兼顾了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D.开创了地方官员集体议政的先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政治上,中世纪欧洲王权支持教会的传教活动,影响教会内部事务;教会为国家提供统治人员,调解冲突的政治力量,为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法律上,国家法律保护教会利益;教会促进法律的基督教化,教会人士参与法律的制定,教会法的约束力遍及整个社会。中世纪王权与教会的这种关系(     
A.反映出教皇开始介入世俗权力B.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历史基础
C.利于维护西欧的封建统治秩序D.改变了王权受限的不利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美国第二任总统、“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1797-1801年任职)在去职前几小时,突击任命了大批联邦党官员。继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上台后立即对这些被“午夜任命”的官员进行了清洗,换上了“民主共和党”人。此后,这类情况愈演愈烈。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总统权力呈扩大趋势B.文官制度运行尚待完善
C.政党分肥制较为盛行D.三权分立机制出现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关于民国初年的政治,有学者认为:“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该学者意在(     
A.责任内阁制的设立是民国政治的大倒退
B.“二元化政体”践行了主权在民的理念
C.中华民国的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
D.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政治纷争不断
2023-11-09更新 | 415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4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图是1946—1949年哈尔滨解放区地方法院审理涉外刑事案件统计图。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政权坚持主权独立原则B.我国民主法制不断健全
C.东北社会治安环境日益好转D.民众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2023-11-07更新 | 211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2016年7月公布施行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开启了党由政策治国到法律治国的“治理现代化”转变。上述规定(     
A.保证了依法治国原则的有效落实B.完善了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
C.充分发挥了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D.扩大了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5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办理相结合的招生办法。自此,“高考时代”开始。1952年高考统招(     
A.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需要B.属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产物
C.彰显了国家对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D.是对苏联教育发展经验有益借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法治,是一种治国的原则和方法。有学者认为,“有法制才能有法治,有法制为了要法治”。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该举措(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恢复了文革时期遭到破坏的法制
C.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D.标志着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983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门针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提出了若干条界限,包括:不干涉穿衣打扮,不用“奇装异服”一词;对抒情歌曲及轻音乐,得须经过批准方能禁止;绘画、雕塑方面,不禁止表现人体美的作品;生理卫生课不是精神污染。这些要求体现了(     
A.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B.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C.思想解放工作任重道远D.中西文化在交流中碰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引经注律,是指汉代儒家学者根据儒家经义来研究、解释法律,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重要的变化。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法律的言论中,反映了 “引经注律”趋势的有(     
①“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晋书•刑法志》)
②“峻礼教之防,准五服(血缘亲疏)以制罪也”(《晋书•刑法志》)
③“齐之以法,示之以礼”(《魏书•刑法志》)
④“(南朝陈)不孝及内乱者……终身不齿”(《隋书•刑法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