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新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12-26 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表是世界上部分原居民在培育农作物方面做出的贡献。表格内容可说明(       

名称

地域

农作物

印第安人

美洲

马铃薯、玉米、花生等

班图人

西非

甜高粱、西瓜、棉花等

南亚人

南亚

芋头等

西亚人

西亚

大麦、小麦和豆类等

A.农作物的品种决定了文明形态B.古代美洲的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
C.人类早期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D.农业是古代各地政权的经济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哥伦布于1493年首次把甘蔗带到北美洲,葡萄牙人在巴西的甘蔗产业极其成功。后来,甘蔗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脚步,进入菲律宾和太平洋群岛,此后蔗糖进入千家万户这一变化(     
A.反映出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B.促进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快速发展
C.是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兴盛的结果D.说明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下图为在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某种农作物传入中国并不断传播的路线示意图。该作物的传入与传播(     

A.推动丝绸之路的发展B.有利于缓和人地矛盾
C.促进了中外贸易的繁荣D.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9世纪末以来,随着收割机、播种机、化肥、火车、轮船和冷冻手段投入使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地的粮食和肉类源源不断进入欧洲,欧洲本地的同类产品根本无法与之竞争。这说明(       
A.交通建设决定了工业的发展B.技术进步使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C.世界南北发展呈现不平衡性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中国古代谚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的劳作方式是(     
A.农业集体劳作B.农业家庭式劳作
C.手工业作坊式劳作D.农业庄园式劳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工具、技术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下表所列的工具、技术及劳作方式的出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匣钵、灌钢法、坞堡

骨针、坯车、陶纺轮

提花机、水排、翻车

支钉、筒车、曲辕犁

A.③②④①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②④③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唐律规定:“诸故杀官私马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马牛者徒一年。”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敕:“累降指挥禁杀耕牛,州县或不奉行,纵令宰杀,或抬弁到官审验,因缘骚扰,仰令今后只依法勒耆保验实申官。”即发现私杀耕牛,应查验属实申报官府。这些规定(       
A.印证了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B.开创了律例合编的立法方式
C.折射出小农经济的重要地位D.有利于理学教化向基层渗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7世纪,英国纯农业人口从15世纪的90%下降到50%,但人们却热衷于投资农业:占有土地、改良粮种和土壤、采用轮作制、使用各种农业机械。到18世纪上半期,农业革命取得丰硕的成果,农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A.城市化对农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B.工业革命对原料的需求量增大
C.圈地运动推动土地所有权的变化D.英国尊重传统的社会风气浓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17世纪,欧洲贵族男性穿着华美、妆容精致,且以戴假发和编发辫为时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资产阶级引领服装潮流,男装简洁而实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科技进步提高生活水平B.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
C.工业革命促进社会变迁D.新阶级力量决定流行风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宋元明清各朝都通过颁布极其严酷的法律条文来禁止民间仿冒纸币。元明两朝还将相关严刑峻法印于币面。各朝官方都明令天下,“民间私自买卖(假币)者犯禁”,违者从承受最轻的连打带罚到惹下杀身之祸不等。这表明(       
A.宋元明清时期法律极其严酷B.仿冒纸币现象在当时较普遍
C.纸币发行受到政府严格管控D.民间的纸币印刷得到了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