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等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福建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2-28 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世界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龙山文化初期,陶寺早期聚落兴起,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处达四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地。墓地以宗族为单位排列布局,其中包含高等级家族的大墓,这些大墓同普通小墓共同混在同一墓区。这说明,陶寺早期聚落(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父系氏族社会已趋向瓦解
C.血缘族群关系较为牢固D.最高权力继承实行世袭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兵学提倡“以礼为固,以仁为胜”,主张“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而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的兵学则强调“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舍为变”。这一变化表明(     
A.儒学社会地位下降B.传统价值观念改变C.法家农战思想盛行D.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2023-11-24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历史试题(河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如表是汉代对“北斗星”的记述。由此可推知,汉代天文学的进步得益于(     
记述出处
摄提(摄捉星)运街(北斗星),徐至于射宫(天子行射礼)张衡《东京赋》
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北斗星)司马迁《史记.天官书》
A.赋和史学的发达B.集权统治的需要C.小农经济的发展D.观测技术的改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镇置监镇官。如景德镇设镇后,朝廷在此设监镇官,兼管商税及窑税,或佐理监陶。《河南强氏家谱》记载强子魁“宋绍定戊子(公元1228年)以文学进,仕饶州通判,以监陶得至浮梁景德镇”。据此可推知,宋代(     
A.镇的经济功能凸显B.营商环境较宽松C.推行崇文抑武政策D.官营手工业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乾隆年间,时人记载了顺德县摸鱼歌的表演盛况,“邑迎神赛会,多演戏,男女混集,王公严禁之。俗好唱摸鱼歌,王公自以为孝、悌、忠、信四歌,令瞽者沿街唱之,日给口粮,风俗为之不变。”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朝廷思想控制得到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秩序
C.世俗文化取得重大成就D.歌谣以社会教化为主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19世纪中叶,在上海为美商服务的买办吴健彰出资捐得候补道,后因协助上级镇压民众的抗英斗争,逐步升职为署理上海道(官名);广州同孚洋行出身的买办潘仕成,也以八万两白银捐得候补道,后被两广总督委以重任——处理“夷务”。这表明晚清(     
A.政治权力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C.新兴社会力量引领政治改革D.买办人士情势凸显统治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如图为1907年北京《益森画报》所载的《厮役演说》,这反映了当时(     
A.女学的兴起瓦解了封建礼教B.演说成为救亡图存重要方式
C.近代教育体系建设日趋完善D.社会转型时期新旧观念并存
2023-12-2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等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20年“五一”节前后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的活动。这些活动反映出(     
北京李大钊主持北京大学理科纪念“五一节”活动。何孟雄等8名同学乘汽车游行,沿街散发《劳动宣言》。
北京大学平民演讲团走向街头宣讲五一劳动节的历史和意义。
邓中夏赶赴长辛店铁路工厂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演说
上海4月18日,陈独秀参加工界7个团体发起的“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筹备会,发表关于劳工问题的演讲。
5月1日,冲破反动当局和帝国主义势力阻挠,召开了庆祝大会,发表《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动政府的通告》
A.工人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B.共产党积极组织工人运动
C.为国共合作提供舆论准备D.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如图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曾印发的宣传画,该画创作于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当时印发这幅宣传画重在(     
   
A.宣传南京国民政府北伐的重要性B.动员基层民众响应国民革命运动
C.号召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揭露张作霖残害革命党人的反动面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下图为1941年莫朴创作的版画《我们活跃在苏北》,画面中间位置,一头水牛正在田间劳作,新四军战士正和农民亲切交谈。画面保留了大片空白空间,表现一望无垠的天空与广阔的水田。这幅画体现了(       
A.“三三制”原则调动人民积极性B.大生产运动在边区落实
C.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群众路线D.双减双交政策效果显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