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重庆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2-30 19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国语·周语》记载礼乐之道“媚于神而和于民”“乐以耀德”。考古出土的部分周朝青铜乐器中附有“乃和且鸣”“和会百姓”等铭文。据此可知,周朝(       
A.统治具有浓厚神权色彩B.国家治理中蕴含乐治色彩
C.礼乐之道旨在教化民众D.乐器是最主要的青铜礼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图为今四川省彭山县出土的东汉《舂米》画像砖。图上有一谷仓,图左有二人并列踏碓;右下有二人正做米与糠的分离工作。该文物可以用于印证(       

A.官营手工业技术状况B.自耕农的粮食种植与加工
C.庄园经济的协作劳动D.农业耕作方式的日益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唐初,政府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对逃散浮寄的人户采取追索回原籍的办法。宪宗元和五年(810年)政府将附郭而居、以城市为生活和工作场所的浮户统一纳入城市户籍管理体系。这一转变主要基于(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赋税制度改革的推进D.坊市分置界限的打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元朝《通制条格·田令》规定:“诸论诉婚姻、家财、田宅、债负,若不系违法重事,并听社长以理喻解,免使妨废农务,烦扰官司。”时人王恽提及“好斗者丧身之原,健讼者破家之本”。这反映了当时(       
A.天下息讼、以和为贵价值追求B.民间调解是基层治理最主要内容
C.借助人伦关系来维系专制统治D.商品经济发展下民间纠纷的增多
2023-12-3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6世纪末,时人感慨“余少时学举子业,并无刊本……今满目皆坊刻矣……其屠沾细人,稍有一碗饭吃,死后必有一篇墓志;其达官贵人与中科第人,略有些名在世间者,死后必有一部诗文刻集”。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理学发展强化宗法观念B.雕版印刷技术的逐步完善
C.市民文化成为社会主流D.文化作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乾隆曾下达谕旨“骑射国语,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1905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国言语,全国皆归一致,故同国之人,其情易洽……兹拟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各学科均以汉文讲授”。1911年颁布《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要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汉语教育。据此可知,晚清时期(       
A.中央对地方的管治力增强B.现代中华民族意识发轫
C.“国语”内涵并未质变D.国家通用语已全面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934年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指出唯有国民养成“宝贵时间”“严守工作时间”等习惯,才能使国家民族进步。随后各省陆续开展“守时运动”,并在南昌、福州、汉口等省会城市装设世界标准时钟,试图以此塑造在行动节奏与精神风貌上具有军事化、政治化气质的理想国民。此举意在(       
A.推行党国一体的意识形态B.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
C.革除陋习以提高国民素质D.打压各地的实力军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邓小平在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期间,针对“贵州苗族中地主很少,他们绝大部分种汉人的地”的状况,在苗族群众的要求下,对当地的土改作了特殊规定:“凡是种的土地是汉人地主的,就实行减租、土改,而种的土地是苗族地主的,就不实行减租、土改。”该规定的出台(       
A.落实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B.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C.有利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D.适应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2023-12-30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集体、民营、个体工商户和外资企业实行“多轨税制”。从1994年起,国家将按所有制性质区分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为一个,税率统一为33%,与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相当。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形成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