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Ⅰ)历史试卷
湖北 高三 阶段练习 2016-08-15 38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选修(旧)、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 据《左传》载,代表周王行事的春秋霸主齐桓公对楚国兴师问罪,“尔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城邦国家与希腊、罗马城邦国家的不同点是(   
A.血缘关系起到纽带作用B.具有自上而下统属关系
C.农业是城邦的经济支撑D.诸侯僭越破坏宗法制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号始皇帝。这表明秦王嬴政
A.建立起君主专制集权制度
B.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
C.以称谓突出君主至尊地位
D.以华夏文明继承者自居
2016-08-15更新 | 4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Ⅰ)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据《通典》载:“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寖以成风。”这一措施的主要影响是
A.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
B.提高了儒学独尊地位
C.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决策失误以维护统治B.提高言官地位以加强集权
C.通过权力制衡以巩固皇权D.通过行政分工以提高效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康熙在巡游苏州时感言:“俯瞰虎丘之背,田畴林木,望若错锦,苏民仍列酒坊茶肆各安生业,管弦竞奏,觉有升平景象,然徒事纷奢,罔知务本,未若东北风俗之朴实耳。”康熙此言的要旨是( )
A.论说清朝统治的历史正统B.倡导满汉文化的和谐互补
C.惩戒江南文人和富商大贾D.矫正江南奢靡的生活习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在罗马法时代,“诸如瓦斯、电力这类物质并不为罗马人所知,至少罗马人不知道它们可以作为经济客体并因而可成为权利的标的。”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罗马法的特点是(   
A.保护精神产物的财产权制度B.将法律关系上升到普遍原则
C.以所有权为核心的物权制度D.从诉讼中衍生出权利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古代雅典民主实践尽管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但是,二者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
A.民主的实现方式B.有限制的选举权利C.民主的基本原则D.权力的监督形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1911年6月,咨议局联合会上奏:“以皇族组织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国公例,请另简大员,组织内阁。”奉旨斥以“黜陟百司,系君上大权,议员不得妄行干涉。”这一事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革命赢得了对改良的时间B.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诱因
C.推动国会请愿运动的深化D.滋长汉族官僚的反满情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谕:“中外大小臣工,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各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成通经济变之才。”材料表明( )
A.“不做亡国之君”是光绪变法的初衷B.朝野上下达成了改革的共识
C.振兴农工商业是变法的核心D.变法的指导思想与洋务运动相同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0.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等人,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的名义在莫斯科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这一宣言(   
A.增强了党内“左”倾冒险主义情绪
B.推动革命重心实现由南向北的转移
C.有利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直接促成西安事变的发生
2016-08-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Ⅰ)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1951年,在美国操纵下,48个国家在旧金山签署了片面的对日媾和条约,至此,日本长达6年的被占领时期宣告结束。美国这一外交行为
A.成为其在亚洲发动冷战的肇始
B.建立了与日本的平等伙伴关系
C.意在进一步推进日本民主改革
D.受中国政局及朝鲜战争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一张木牍记载:“口口(年)三月辛卯中贩:(贩)长张伯、石兄、秦仲、陈伯等十人相与为贩,约人贩钱二百,约二。会钱备,不备勿与同贩,即贩直行共侍(持)。……病,不行者罚日卅。”这张侍约可以说明(   
A.民间贩运突破政府法律规定B.诚信意识和商业道德的建立
C.货币支出成为贸易主要手段D.民间商贩合伙经营契约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晋书•苏峻传》载:“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于是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均田制度遭到破坏B.豪强地主经济的扩张
C.重农抑商政策收效甚微D.政府社会控制力量缺失
2016-12-13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Ⅰ)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4. 据《隋书•地理志》载,大业五年(609年)设置在黄河中游和河套地区的有18个郡,总户数为55万,以每户五口计,约有275万人。由此可以推断出(   
A.原住地少数民族实行了汉化B.边疆军事防务得到巩固
C.魏晋分裂战乱导致人口流失D.地方行政机构日趋完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诏曰:“民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宋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B.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
C.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D.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明朝冯梦龙《醒世恒言》记江南民谣:“做天莫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时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干。”诗句反映了(   
A.手工业生产的雇佣关系B.经济作物种植得到重视
C.江南农业精耕细作状况D.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分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民国初年出现了戒除鸦、雀、鸨“三鸟”的进德会,提倡“当然进德”、“自然进德”。进德会创办的主要目的是(   
A.宣传男女平等思想B.抵制尊孔复古逆流
C.注重国计民生改善D.扭转社会不良风气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8. 张謇说:“(振兴实业)无的则备多而力分,无的则地广而势涣,无的则趋不一,无的则智不及,犹非计也。的何在?在棉(纺织业)铁(钢铁业)。”张謇强调“棉铁主义”主要是因为(   
A.是其实业救国的经验总结B.是建立民族工业体系的途径
C.是对世界经济的理性认识D.是遏止贸易逆差的重要手段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说:“资本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是有进步性的。”“中国工人阶级还要忍受一个时期的剥削痛苦。”刘少奇此语的出发点是(   
A.发展资本主义以促进工业化B.利用私人资本以克服财政困难
C.有序推进改造以缓和社会矛盾D.发展多种经济以巩固人民政权
2016-08-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Ⅰ)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0. 1992年我国放开了有色金属和大部分机电产品价格,1993年放开了粮食、部分统配煤炭、部分统配木材和大部分钢材的价格,1994年放开了统配煤炭价格。这些措施实行的重要前提是(   
A.建立生产资料价格市场体制B.经济发展改善市场供求关系
C.改变物资价格“双轨”现象D.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化
2016-12-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Ⅰ)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1. 据统计,1760~1780年,英国农业增长率为每年0.1%;1780~1801年则为0.8%,同期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4%,工业年增长率为2%。这说明当时英国(   
A.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下降B.形成有机联系的国内市场
C.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D.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2. “铁路使德国的工业家们掌握了巨大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并使他们有可能在工业革命相对较早的时期即进行大规模经济扩张。”为此,德国在19世纪中后期采取的措施是(   
A.鼓励私人工矿企业的发展B.通过政府国有化行为扩大生产
C.实行工业品出口导向政策D.加强日用品的生产以刺激消费
2016-08-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Ⅰ)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1925年秋,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除尽力发展销售合作社外,目前必须用最大的力量支持一切富有生命力的生产合作社(农业公社、集体农庄、劳动组合、生产协作社、合作工厂等等)和那些应该提高到更高阶段的国营农场。”联共(布)的这一决定
A.成为斯大林模式的理论来源B.确立了经济高指标发展战略
C.是对新经济政策的部分继承D.成为农业集体化的指导思想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4. 据统计,到1988年为止,发达国家工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已由20世纪40年代的54%下降到4.7%,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也降为14%左右。这说明
A.国际资本实现了全球自由流通
B.贸易壁垒制约发展中国家工业化
C.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重大转移
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率团使华,中英之间发生了所谓“礼仪之争”。清廷要求英使行外藩朝贡天朝的三跪九叩礼,英使以维护对等之独立英王的荣誉加以拒绝,结果是马戛尔尼行单膝下跪礼。英使向清政府提出允许英商在宁波等处贸易等要求,遭到清廷的全部拒绝。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法国人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写道:“英国人认为他们的权利,在于根据西方制订的规则让中国向国际贸易开放。马戛尔尼的一切做法都在否认中国文化的有效性。拒绝叩头,讨厌盘膝而坐,见到日常生活的场景傲慢地感到可笑,这些意味着:认为不能有几种文明,只有一种文明,即西方的文明。”

——摘自《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1784年,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同意英美之间订立一个互惠商约,但是,英国船主们却强烈反对,谢菲尔德勋爵撰书宣称,根据《邦联条例》第九条规定,“国会不得签订商业条约以限制各州对外国人课以与本州人民同等的进口税及关税,或禁止任何种类货物或商品进出口之立法权。”因此,不存在美国用自己的关税或航海条约对仍然控制着美国市场的英国贸易进行报复的危险,美国国会在谈判商业方面的权力并不比调整州际贸易的权力更大,签订互惠商约毫无必要。后来制定的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第三项规定,“国会有权规定合众国与外国、各州间及与印第安部落之通商。”按照最高法院法官马歇尔的解释,商业不仅仅是贸易,“它是双方的相互交往”,是美利坚合众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国会的触角已伸到远离商业的领域,即国会有权控制州际交往的各个方面。

——摘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三: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之一,也把它作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出发点之一。邓小平指出:“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同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在我国“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将突出表现为国家对阶级斗争的调节作用,而不是阶级压迫的作用。“一国两制”使大陆和港澳台同胞团结在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旗帜下,扩大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突出了我国统一战线的民族的、爱国的性质。允许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使这一制度同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同时并存,因而“一国两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的更充分、更长时期内、更高层次上的利用。

——摘自陈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英“礼仪之争”反映的本质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邦联条约》相比,1787年宪法关于美国国会权力的变化以及变化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和理论上的发展贡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荷兰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簿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资本市场,荷兰人还使用了一整套手段规范金融业务,尤其是由政府出面提供担保,在此基础上创造了“银行”这一金融机构,把借贷率从16世纪初的20%-30%降到17世纪的3%甚至更少。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公司成立伊始便公开征集资本,投资多的人成为董事兼大股东,一般投资者成为小股东,其日常经营主要由董事会选出的“十七人理事会”来负责。1566年荷兰开始反抗西班牙的统治,结果以建立“联省共和国”告终。在反西战争中,荷兰创造出一种新的政府形式,即“共和国”:七个省协商推举共同的元首(即执政)负责联省行政,各省高度自治,管理内部事务。
——摘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晋商崛起于明,兴盛于清初,从清中叶开始转向衰落。晋商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组成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的商帮集团。“合伙”是晋商普遍的经营方式,伙计不出资,但作为企业经营者,享受分红权利。晋商用乡不用亲,招收学徒必须有担保人,担保人对被保人的一切行为负责。晋商实行票号密押制度,“山右巨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晋商利用明政府施行开中法的机遇,凭借政府特许的贸易垄断权获利丰厚。晋商经商致富后将大量资本投向土地,还家盖房置地的现象较为普遍。晋商经营方式一般采用东伙合作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经营者随意改变经营项目而不向出资者声明的侵权行为,在身股制下,票号内部易产生论资排辈现象。晋商票号实行无限责任的股份公司经营方式和总经理负责制,一旦票号被挤兑倒闭,出资者也就随之倾家荡产。
——摘自刘建生主编《明清晋商制度变迁》
材料三 “(中国)轮船之有商局,犹外国之有公司也。”轮船招商局“乃官为之助,而非官为之主也。局中督办、总办,皆系道员,则官也,而非商也。然其办事接众,与商周旋,未尝以官之事例绳人,则仍商也,而非官也,盖介于官与商之间而通其隔阂也。”招商局各分局承包业务,按各口所揽水脚提5%作为总局和分局办公经费,分局收入,除议还房产租银外,归各局支配。“中国初不知公司之名,自招商轮船局获利以来,风气大开”,“遂各怀立地致富之心,借资购股,趋之若鹜”。据《申报》载,1882年,招商局股票由100两涨为267两,招商局每年结账后均在《申报》《北华捷报》等媒体上公布信息,股东“可以随时查核”。
——摘自高鸿志《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
(1)根据材料一,归纳17世纪前后荷兰崛起的制度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晋商兴盛和衰败的制度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轮船招商局在中国近代企业制度建设上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五年(即1789—1794年)。……这次革命如暴风,如骤雨,迅猛异常,摧枯拉朽。革命开始以后,经过了深入和高潮阶段,到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完成了摧毁和根除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使这次革命成为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三个阶段里,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而且一再从危急中把革命挽救过来,进一步推动它向前发展……从大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经吉伦特派当政,到雅各宾派专政,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顶点,达到了历史目的。
——摘自李纯武主编《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二 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从反对宫廷政变和阶级特权来说,法国革命是政治革命;但这场革命又是军事性的,因为欧洲对它进行了军事干涉。对革命的反动是推翻帝制;它导致了欧洲反法同盟,又给法国引来了代议制度;这是反动的第一阶段。后来,这种反动产生了反对各国人民的神圣同盟和违反宪章的一党政府。这种倒退运动也必定有它的发展和结束。……旧制度有大量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在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没地下,又在不太远的地方重新冒头,使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水流。
——摘编自(法)米涅著《法国革命史》
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界定为什么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794—1814年间的法国历史中选取一个事例,并说明该事例对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选修(旧)、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4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选修(旧)
3
世界史
4
中国近现代史
5
文化史(旧)
6
经济史(旧)
7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20.9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单题
30.65科举制单题
40.65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单题
50.4康熙帝单题
60.85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70.4古代希腊文明单题
80.8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题
90.65康梁维新思想单题
100.94国共政权的对峙单题
110.85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120.65秦汉的商业单题
130.4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单题
140.94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单题
150.4宋元的商业 单题
160.6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17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180.94洋务运动单题
190.94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单题
200.9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210.4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220.94两次工业革命单题
230.65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模式 单题
240.94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50.6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巩固  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260.4明清的商业   荷兰的殖民扩张  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
270.65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