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高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广东 高一 期末 2024-01-25 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器,在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后红山文化及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均可找到相似的器型。这说明(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的特征B.大汶口文化影响最为广泛
C.不同文化区存在交流联系D.陶寺文化的手工业水平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公元前221年,嬴政令丞相、御史向天下颁布诏书,下面为其内容节选。由此可知,该诏书的颁布旨在(     

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叛)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A.建构大一统政权的合法性B.揭露东方六国为战争的祸首
C.树立皇帝独尊的政治地位D.借助宗法神权稳定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唐代初期,市场上钱帛兼行,既有多种实物货币,又有单位价值较小的铜钱;唐代中后期,市场流通中的铜钱的私铸现象十分严重。这折射出唐朝中后期(     
A.抑商政策松弛B.通货膨胀严重
C.封建剥削加重D.商品经济发展
2022-07-06更新 | 733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唐诗内容的广泛性是空前的,它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全面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可以说,唐诗是唐代社会的一部生动的艺术的历史。由此可见(       
A.学术研究应回归世俗生活B.三教合一赋予唐诗丰富内容
C.倡导以唐诗解决现实问题D.社会政治经济影响文学艺术
2024-01-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宋高宗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宋金以东起淮河,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的稳固。从此以后
A.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B.南宋政权被契丹所灭
C.女真族金朝入主中原D.夺取燕云十六州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宋朝时,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声望。社会上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科举制快速发展B.门第观念淡化C.等级差别的消失D.婚姻择偶自由
2024-01-2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表是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统计情况,这一数据变化反映出(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2080万40%3120万60%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5500万65.5%2900万34.5%
A.阶层流动明显增强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北方管理能力较差D.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明朝内阁权力超越六部始于仁宣时期,景泰年间,王文入内阁,“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到正德年间,阁权已全面超越部权。这说明明朝内阁(       
A.权势益重,地位不断提升B.通过票拟,有效监督制约皇权
C.统帅六部,成为法定机构D.辅佐皇帝,可以参与最高决策
2024-01-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
A.标志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说明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D.是中央了解地方的最有效途径
2022-10-09更新 | 1761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明清两代,朝廷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编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典籍,在编纂时按照朝廷的政治标准销毁了不少“禁书”。由此可知,这些大型典籍的编纂旨在
A.总结传统文化精髓B.彰显皇帝丰功伟绩
C.探索近代自然科学D.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