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北京 高二 阶段练习 2024-03-25 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古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距今7000至5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磨制的石器、骨器、玉器以及陶器、木器等生产生活用品,还出土了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等。以上材料能够实证(     
①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②中国是世界稻作文明重要发源地
③河姆渡人以采集和渔猎生活为主   ④河姆渡人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观察下方部分食物的原产地及传入中国的时间表,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作物黄瓜菠菜西瓜胡萝卜玉米、甘薯花生欧洲苹果
原产地印度尼泊尔非洲北欧美洲巴西欧洲
传入时间西汉西汉五代元朝明朝明朝晚期清朝
A.各地的食物通过同一路径传入中国
B.食物物种交流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
C.食物物种的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D.中外食物物种呈现双向交流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现在我国北方人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妃的“待遇”。发生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机械化的逐步完成B.农业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
C.运输和保鲜技术的进步D.水果品种改良技术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据睡虎地秦简记载,农业生产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必须上报。其中,《田律》规定了上报的行文要求:一是报告受雨、抽穗及未耕田地的面积数;二是报告降雨量和生长期受益田地的面积数;三是报告受灾田地的面积数。这体现出秦朝(     

①“以农为本”的治国方略                           ②社会治理措施具体细致   

③统治者具有居安思危意识                              ④赋税沉重,田赋税率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5. 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2023-07-10更新 | 3699次组卷 | 49卷引用:2023年高考海南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近年来,某国际化物流企业优化组织结构,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并研发了柔性自动化仓储系统,利用AI在内的技术创新,打造全面智慧化自动化的物流体系,每天可以处理上亿件快件,更加快速高效地满足全球用户需求。该企业的行为(     
①体现了集约化的经营模式   ②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③为制造业现代化提供范例   ④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进步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汉代长安有“东西九市”,设“市长一人,秩(俸禄)四百石;丞一人,二百石”。唐代东西,市皆设市署,最高长官为市令,官阶为从六品上;令之下有丞两人,官阶为正八品上。此外,还有录事、府、史、典事、掌固等办事人员,共18人。这反映了唐代(     
A.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B.城市坊市分区制度已经瓦解
C.经济管理进一步得到细化D.商业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商业经营方式和贸易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选项符合此说法的是(       

①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16世纪,欧洲出现了交易所、银行等

③17世纪,英国打败荷兰逐渐控制海上贸易        ④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美国的金融海啸迅速波及全球,面对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果断采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等措施。材料反映出 (     

①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维持汇率稳定的必要性

②美元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唯一货币

③金融全球化、电子化便利了消费,也提高了风险性

④人民币地位稳定,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观察以下两图,可以看出汉长安城的特点有

①利用秦朝的建设基础,巧用地形,因地制宜
②宫室区在全城规划中地位突出,是政治中心
③遵循前朝后市的传统原则,“市”沿街而设
④布局规则严整,坊市分离,“市”在城中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生态城市”概念,其特征有生态性、和谐性、理想性、可持续性等。2007年欧盟《欧盟智慧城市报告》提出基于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信息技术工具,让城市更加智能、科技、环保、低碳。2012年6月,中国有320多个城市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信息技术工具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这说明(       
A.世界各大洲城市化发展十分均衡
B.欧盟提出的城市发展理念凸显地域特色
C.世界城市化以教科文组织为主导
D.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秦皇古驿道位于石家庄市西部的井陉县境内,在赵国原车马道的基础上开辟为驰道,后为历代主要驿道,是连接华北和西部的交通要道,驿道上设有为邮差补充给养、转送函件的驿铺。此驿道(     
A.证明了中国道路建设早于罗马古道B.表明“车同轨”政策未得到落实
C.有力地促进了物质传递和信息交流D.建成伊始就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中医药学以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典籍著称于世。下列典籍按问世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温疫论》   ②《黄帝内经》   ③《伤寒杂病论》   ④《本草纲目》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②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1918年,《中华医学杂志》曾刊发题为《避疫面具之制法及用法》的文章,其中有以下图文。对此文解读正确的有(     
面具上不须用药,其功用仅如滤过纸,乃理学的作用,不必持化学的作用也……
今上海聂云台先生所办之恒丰纱厂,因防疫面具需用纱布,造成中国纱布。此乃国货,价廉而物美,深望凡吾医家及非医家共同提倡之。
①近代中国社会仍强调程朱理学的作用     ②将防疫宣传与提倡使用国货结合起来
③反映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初步发展     ④口罩普及标志着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6. “哥伦布交换”

材料一   “哥伦布交换”指的是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因为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巧克力最初来源于中美洲热带雨林中野生可可树的果实可可豆。传入欧洲后,经过欧洲人的开发利用,它由饮料又发展成一种代表欧洲饮食文化特色的食品。

时间主要史事
1492哥伦布把从美洲带回的可可豆作为礼物献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
1527西班牙探险家赫尔南多·廓特兹从阿兹特克贵族那里发现了巧克力的饮用方法并带到西班牙,巧克力在贵族中倍受推崇。此后,西班牙人开始在新大陆广袤的殖民地发展可可种植业。
1606西班牙人安东尼奥·克来提将巧克力传入意大利,此后巧克力制造工艺的秘密开始传往欧洲其他国家。这时巧克力价格不菲,成为一种财富的象征。
1828荷兰人科恩瑞德·凡·胡登发明了一种把可可脂从可可豆中提取出来的螺旋挤压机,可以去除可可中的酸味和苦味,生产出更柔软、更甜的巧克力饮料,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巧克力的价格。
1847发明家通过在巧克力饮料中加入可可脂,成功地生产出了可咀嚼的巧克力块。
1876牛奶巧克力问世。巧克力由奢侈的饮料变成了一种高能量食物,在西方被人们大量购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哥伦布交换”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概括16至19世纪巧克力在欧洲传播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秦直道。

材料一   秦直道与长城呈”正确”形架构,相互支撑、遥相呼应。秦在直道沿线设有严密完备的配套军事防御设施,如关隘、兵站、驿站、烽火台等。前方有事,大军三天三夜即可从咸阳疾驰到河套前线。秦直道基本沿山脊布线,地形相对平缓、顺直,所经地区植被繁茂,道路隐蔽性好。直道路基底部最宽达60米,顶部宽30米至40米,残存最厚的垫土层现今仍有6米以上。直道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完成选线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建设。

——摘编自何吉成《震古烁今秦直道》等

(1)阅读材料一、概括秦直道的特点。

材料二   汉武帝刘彻多次沿秦直道北击匈奴,巡视朔方。飞将军李广从秦直道快速进军,让匈奴骑兵措手不及。汉宣帝甘露二年,呼韩邪单于“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许多迹象表明,呼韩邪单于当时是循“直道”南下。昭宣之后,汉匈关系转向缓和,双方使节来往频繁,多次从直道经过。王昭君北上经行“直道”之说,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直道连接“北边道”,匈奴获得中原丝织等商品后,与西域各族和希腊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商业交换。

——摘编自王子今《文化史视角下的秦直道考察》等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直道在汉代发挥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瘟疫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也考验着当代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黑死病14世纪,当时是“小冰期时期”,由于战争等原因导致鼠疫大流行,当时被称为“黑死病”。“黑死病”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中世纪欧洲约有1/3的人死于黑死病。
天花等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霍乱19世纪中叶在英国频繁发生,1854年夏天爆发于伦敦,英格兰共约5万人死亡。据研究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饮水源出了问题。

——据:【美】威廉.H.麦克尼尔《瘟疫与人》、【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等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是半导体、纤维光学和卫星实际上已经消灭了地理上的距离,引起市场经济的日益一体化,另一方面使传染病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扩大。快速发展的国际经济贸易,使人口日益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传染病也随之流行到各国。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传统的隔离方式根本无法生效,也使得一国爆发的传染病会迅速的传播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据中国官方宣传材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1)阅读材料一,分别简要概括三个历史时期瘟疫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瘟疫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指出我们的应对之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9.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一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他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通过道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服饰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汉族服饰吸收了胡服的很多形式,大范围地流行。裤褶(xi)就是其中最具典型特点的一种服装形式。汉末,裤褶广泛地流行于民间,成为文武通用、男女皆穿的日常服用。

二是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也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汉族的服制礼仪。凡帝、后及公卿百官朝、祭等礼仪之服,一般都沿袭秦汉旧制。

这一时期,各民族服饰都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改进,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董晔《论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胡服风尚”》

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一,概括“仁”的思想内涵,分析孔子提出“仁”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北朝服饰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该特点产生的原因。
2024-04-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这些国际运河均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不仅分别成为埃及、巴拿马两国经济生命线,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

——魏向清等主编《世界运河名录(英汉对照简明版)》,序一

运河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2022-06-08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2[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第 12 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与社会生活
2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单题
20.65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单题
30.65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单题
40.65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单题
50.4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单题
60.65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单题
70.65古代的商业贸易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单题
80.65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单题
90.65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单题
100.6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单题
110.4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单题
120.65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单题
130.65水陆交通的变迁单题
140.85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单题
150.65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65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70.65水陆交通的变迁  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管理
180.65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190.65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  孔子的主张、活动  少数民族内迁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200.85水陆交通的变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