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四单元测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全国 高二 单元测试 2018-02-20 23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选修(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下图为“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将郡县制度向全国推广
C.秦律的颁行不能改变秦朝仍是人治社会的现实
D.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形成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秦始皇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唐太宗则评论说“……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司马迁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两人对秦始皇的评价均无可取之处
C.对秦始皇的评价受评价者的地位身份和出发点的影响
D.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评论更为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唐朝司空图《铭秦坑》“秦术戾儒,厥民斯酷。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这首诗
A.指出了“坑儒”是典型的暴政
B.认为秦亡的根本在于“坑儒”
C.对“坑儒”作出客观全面评价
D.指出“坑儒”严重摧残了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善于用人是秦王嬴政能够赢得统一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面对六国联合对付秦国的联盟,秦王嬴政采纳了李斯、尉缭的统一方略,该方略是
A.先灭强大的齐国,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韩
B.远攻近交,首先进攻远方的国家,后灭邻国
C.先灭弱小的韩国,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
D.先难后易,首先进攻强国,后灭弱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下列对秦始皇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统一全国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历史的发展
②对人民的残暴统治,是秦亡的原因之一
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功大于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秦始皇对我国历史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在于
A.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B.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度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大地在我脚下……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高过孤家?”请问这首主题歌所描写的是中国古代哪位帝王
A.秦始皇B.唐太宗C.汉武帝D.康熙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文中“新皇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列不属于秦始皇历史功绩的是
A.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
D.开通了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
A.公元前3世纪30年代
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
D.公元前2世纪20年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12.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嬴政哪项历史功绩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3.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皇帝。他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就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而言,不具进步意义的是
A.实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C.修筑万里长城
D.“焚书坑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秦统一中国以后,政府采取了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些措施所体现的国家政权功能是
A.保障国家人民安全
B.加强对社会的管理
C.实行严格阶级统治
D.提高对思想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中国通史》载:“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上述材料
A.认为嬴政在统一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大
B.指出秦灭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强调秦朝统一与军事力量没有关系
D.秦朝统一前,郡县制度已普遍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2019-04-20更新 | 6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7. 秦朝修筑的以咸阳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
①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全国交通网
②是巩固统一的重要举措
③加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④导致了秦王朝的短命而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8-02-20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四单元测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否定血缘在政治中决定性作用
B.完全否定了世袭政治这一传统
C.开始实行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D.彻底否定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 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礼群生,告太平于天下,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古代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A.炫耀文治武功B.报答天地之恩C.宣扬君权神授D.祭祀天地神袛
2022-01-01更新 | 45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重点热点专项训练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21. 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铭(拓本),文字如下: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尽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一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郡县之制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材料二古代的国君,凡属施政公平的,没有谁能比秦国更富有成效。秦始皇居于王位而统治天下,而他的子弟却没有官职。他所任用的将相李斯、蒙恬等人,都是功臣良将。但对名门大族,却加以诛灭,不让他们兼并扩张。

——章太炎《秦政记》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阐述二人各是怎样认识秦始皇的,并指出二人对秦始皇的历史贡献的评价侧重点各是什么。

(2)怎样认识王夫之和章太炎对秦始皇的这种评价?

2018-02-2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四单元测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回答。

材料一圣祖(注:康熙)天纵神明,多能艺事,贯通中、西历算之学,一时鸿硕,蔚成专家,国史跻之儒林之列。测绘地图,铸造枪炮,始仿西法。凡有一技之能者,往往召直蒙养斋。其文学侍从之臣,每以书画供奉内廷。又设如意馆,制仿前代画院,兼及百工之事。故其时供御器物,雕、组、陶埴,靡不精美,传播寰瀛,称为极盛。

——《清史稿·艺术传》

材料二俄国彼得一世(1672—1725)深刻感受到俄罗斯与西欧各国的差距。他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国家改造成一个同样强盛的欧洲国家,他采取各种措施加速把俄罗斯赶向文明。他把个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痴迷化作了国家的行为。他按照西欧的模式兴办学校,开设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等,他不断地引进俄国人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1725年12月,俄国科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国家集中科学人才、发展科学事业的核心机构。彼得亲自为科学院制定了预算,每年约2.5万卢布。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德国、荷兰等国的大批科学家,从这时开始,对科学研究的重视成为俄国的传统,并一直延续。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康熙帝是怎样对待西学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康熙与彼得一世对待西学的态度加以评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选修(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0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选修(旧)
3
中国古代史
4
文化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始皇单题
20.65秦始皇单题
30.65秦始皇单题
40.85秦始皇单题
50.85秦始皇单题
60.85秦始皇单题
70.65秦始皇单题
80.65郡县制  秦始皇单题
90.85皇帝制度单题
100.65秦始皇单题
110.6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秦始皇单题
120.6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单题
130.94秦始皇单题
140.65秦的统一单题
150.85秦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单题
160.65皇帝制度单题
170.85秦始皇单题
180.85郡县制  秦朝的政治制度单题
190.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200.85郡县制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10.85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20.65秦始皇
230.65康熙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