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万载县2016届高三人教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试卷
江西 高三 单元测试 2018-02-20 2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下表是1999—2000年我国四种传媒发展的情况统计,其中增长率最高的一种传媒是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互联网
2018-02-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万载县2016届高三人教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1884年《点石斋画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妇女打落袋的情况。从中不能反映的信息是
A.近代上海多新闻,中西文化汇申城
B.三寸金莲爱娱乐,挥杆击球来健身
C.明眸皓腕携幼儿,发髻宽袖显身份
D.巾帼解放新主张,民主科学风气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关于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当时洋装已取代了中国传统服饰
B.是中国服饰改良和中西合璧的产物
C.中山装的造型开襟敞袖,颇为活泼
D.它们都符合民国政府颁布的制服条例的规定
2018-02-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万载县2016届高三人教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如唐之“丰满华丽”,宋之“理性美”,民国的“中西合璧”,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多姿多彩”。这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百家争鸣”、商业繁华、政治民主、经济全球化B.富强开放、理学盛行、民主共和、经济全球化
C.“百家争鸣”、理学盛行、新思想萌发、百花齐放D.富强开放、民族融合、中体西用、百花齐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点赞”“女汉子”“且行且珍惜”“no zuo   no die”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网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
B.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观察下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时的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
B.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掠夺
C.辛亥革命后,清帝被推翻
D.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修订新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1912年,章太炎在传媒上刊登了《征婚广告》。广告对女方提出了三条要求: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征婚行为本身反映了追求婚姻自由的风气
B.征婚内容带有明显的封建传统思想的痕迹
C.强调女性“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说明当时掀起扫盲运动
D.这种现象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下面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④近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五四时期的许多新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青年婚姻的如下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①以工业文明、科学教育平民化、近代生活方式为内容的新文明的引入
②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政治变革的影响
③随着新文化运动开展,自由、平等意识渐入人心
④北洋军阀派系林立,各自为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
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
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
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
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
汽车1883年1901年1928年
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8年

①中国科技近代化沿海比内地早
②中国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
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交通和通讯技术
④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这样的变化:50 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 年代看腰上(BP 机、手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2020-06-02更新 | 194次组卷 | 25卷引用: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面对“辫发之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
B.体现了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
C.是国人文明程度不一的表现
D.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下列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蓝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2016-11-27更新 | 32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年山东聊城四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上世纪50年代流传至中国。此阶段,在中国大众的视野中,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那里面人物的着装和专门开辟的时装专栏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大众。对此评论不妥的是
A.当时的服装没有美化功能
B.服装亦可表达政治倾向
C.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友好
D.反映当时社会主义国际阵容较为稳定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姻情况新式婚姻情况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问名(互问庚贴卜之)
3.会亲(即订婚)
4.请假(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1)根据材料,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的进步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婚姻习俗进步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官守学业,皆出于一”,“故私门无著述文字”,就造成了“学在官府”。春秋时期私学取代官学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贵族关心的是维护统治地位,扩大统治范围,无暇顾及教育,“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毛诗•郑风•子衿》序)。私学出现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与“士”阶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士阶层中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养士之风形成。适应这种社会新需要,私家讲学,专门培养士。“学在官府”转变为“学在四夷”。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下表是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有关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

修身读经
讲经
中国
文学
外国
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
一年级1948324212
二年级1948234212

自甲午以后,诏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何也?则以利禄之途仍在科目,欲其舍诗赋、八股、小楷之惯技,弃举人、进士之荣途,而孜孜致力于此,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是故变法必自设学堂始,设学堂必自废科目始。

——两广总督陶模《图存四策折>(1901年)

材料三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教育领域里的变化及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新式学堂的特点,分析为何“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

(3)据材料三,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的称呼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变迁?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史(旧)
2
中国近现代史
3
文化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互联网单题
20.85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单题
3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40.6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单题
50.85大众传媒的变迁  报刊业  广播、影视业  互联网单题
60.65互联网单题
70.85单题
80.85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单题
9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10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110.85单题
120.65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单题
13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140.85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单题
150.65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170.4“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