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崇左市天等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广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19-04-13 29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选修(旧)、世界史 、政治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达3000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下列关于一战爆发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异常尖锐
C.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
D.所有国家间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1914年6月,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后,欧洲各国的报纸都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主要原因有
①欧洲各国都十分关注巴尔干局势
②许多国家要利用该事件大做文章
③采用刺杀手段引起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愤怒
④巴尔干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引人关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有学者曾这样描述一战初期的一场大规模战役(战役爆发之后……各国被困在一个陷阱里,这是一个在战争头三十天里没有打出结局而形成的陷阱,这个陷阱……没有出路!”这场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年到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单位:百万吨)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
A.意大利倒戈
B.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
C.同盟国集团内部哗变
D.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2019-04-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天等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下面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

A.—战对英国的打击很小
B.法、德实力难以与英国对抗
C.战争使西欧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D.作为一战主战场的法国损失惨重
2019-04-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天等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浩劫,但它并不能泯灭人类的良知。战后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兴起了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对此,以下相关评价正确的有
①这是对一战进行反思的重要成果
②这些反思能够避免战争和世界动荡局势
③这些反思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
④这是一战积极进步作用的体现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9-04-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天等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
A.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B.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
C.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D.争夺战争赔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一天。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拒绝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B.中国代表团的正义斗争
C.中国政府的态度十分坚决
D.帝国主义国家互相勾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  )
A.维也纳体系B.华盛顿体系C.凡尔赛体系D.雅尔塔体系
2021-04-23更新 | 303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0年浙东北(ZDB)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以下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A.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D.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2019-04-05更新 | 25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传统国际法历来把‘诉诸战争权’看作是主权国家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利,巴黎公约则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从而成为‘战争是否合法的分水岭’”这里的“巴黎公约”指
A.《国联盟约》B.《非战公约》C.《九国公约》D.《洛迦诺公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然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地维护世界和平,这主是因为该体系
A.出于反共反苏的目的订立
B.依据各国现有实力而确立
C.建立在对殖民地的掠夺之上
D.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
2019-04-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天等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它由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表现是
A.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与日倶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2019-04-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天等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唯一办法。”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
A.发动对波兰的战争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观察下边漫画,该漫画
A.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
B.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C.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
D.反映了英德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两大战场上取得了转折性的胜利。这两大战是
A.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B.中国战场和苏德战场
C.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
D.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下图中的三位人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1945年2月,他们聚在一起的主要任务是

A.商谈组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B.商谈对德作战、围攻柏林的方案
C.商谈对日作战,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A.推动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B.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C.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D.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2019-04-05更新 | 12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符合的是
A.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管理东北三省
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C.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
D.同意苏联提出的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1945年,美国国务院呈交总统专用秘密情报说:“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差不多在对我国对外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苏联政府都采取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这实质上说明
A.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结束
B.苏联实力比美国强大
C.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D.美苏冷战已经开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1. 美国总统杜鲁门把“冷战”标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是
A.二战后实力大大膨胀的美国试图控制苏联
B.法西斯被打败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D.苏联保障国家安全与美国称霸全球的碰撞
2019-04-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天等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和华约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但“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这一认识发生改变的主要依据是北约和华约这两个军事联盟
A.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B.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C.存在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
D.因均势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承认:为了和平,我们被迫做出了一些大的让步。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就紧张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他所指的可能是
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4. 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动不动就对一些国家实施制裁,甚至有时以武力相威胁,这从实质上说明
A.美围绕开联合国侵犯他国主权
B.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冷战”尚未结束
C.美苏对峙掩盖下的各种矛盾愈演愈烈
D.“冷战”虽已结束,但“冷战”思维继续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5. 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联合国是当代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其会徽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B.会徽符号语言复杂,视觉形象逼真
C.世界地图有橄榄枝环相托,寓意世界和平
D.会徽中心处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争“是在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势必要发泄出来的”,“而最糟糕的是,恰恰我们最喜欢的情绪——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摘编自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边界虽因四大帝国的消失而不同,但就整个世界而言,欧洲的统治似乎并没有减弱……不过,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一战爆发原因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一战对当时欧洲人的精神状态及世界霸权的影响。
2019-04-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天等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联盟盟约》第十六条规定:(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盟约……所定之规约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即视为对于所有联盟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各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二)如遇此情形,行政院应负向关系各政府建议之责,裨联盟各会员国各出陆、海、空之实力组成军队,以维护联盟盟约之实行。(三)又联盟会员国约定当按照本条适用财政上及经济上应采之办法时,彼此互相扶助……

——摘编自《国际条约集(1917~1923年)》

材料二   意大利进攻埃塞俄比亚之后,国际联盟实行了《盟约》第十六条规定的集体安全的方法。……美国、德国和日本不是国联集体安全体系的成员,而且它们的态度是不同的。……英国和法国的联合力量本来足以击败意大利。然而……在反对意大利……的同时,它们不能漠视曰本咄咄逼人的进攻,也不能忽视莱茵河以东正在进行的侵略准备。最后……它们不能不考虑对苏联的政策。被英国和法国看作是它们的国家利益的东西,与集体安全要求它们采取的行动相矛盾。……同时,它们也不愿意追求它们的国家利益而完全不顾集体安全。这是英法外交政策的致命错误。

——摘编自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国联集体安全制度设计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国联集体安全制度施行中的困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美国公众关注于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这使国内早已存在的孤立主义势力乘机再起……他们认为美国地大物博,与欧亚远隔重洋,是个安全的“世外桃源”,反对因为过问英、法与德、意、日的争夺而卷入战争,主张退守美洲堡垒,置身于欧洲和世界事务之外。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炉边谈话”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大洲以及各大洋它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陆海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英国人民和他们的盟友们今天正在对这个非神圣同盟进行着一场积极的战争。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斗的结局,在我们援助不列颠的决心上是不会出现任何“狭路”的。

——摘编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的对外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原因。
(2)材料二中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其调整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概述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及其影响。
2019-04-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天等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本身正在被外来的两个大国苏联与美国划分成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在地理上、政治制度上和意识形态方面都被为二,“被战火摧毁的幻灭的欧洲,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这种形势与人们所熟悉的19世纪和20世纪初欧洲全球霸权的格局实在是惊人的相反。当时,全世界的人们都已习惯于欧洲列强对整块整块的大陆进行瓜分,甚至认为这就是国际事务正常秩序的一部分。二战后,无论欧洲的大国还是小国愿意与否,在决定其外交政策的时候,都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历史传统,也必须考虑东西方对峙这一重要因素,而且其经济恢复和国家安全都要分别依靠与苏联和美国的结盟才能办到。与此同时,伴随着欧洲世界霸权的消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奋起“对西方造反”,从而使争取主权平等、政治独立、种族平等、经济公正和文化解放这五大主题为基本内容的非殖民化进程,终于以始料不及且无法控制的速度席卷了所有殖民帝国,并进而引发了“全球大分裂”。

——摘编自《雅尔塔体系的现代意义》


(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后欧洲发生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2019-04-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天等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选修(旧)、世界史 、政治史(旧)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选修(旧)
2
世界史
3
政治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一战的背景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单题
20.65一战的背景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单题
30.65一战的经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40.85一战的经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50.85一战的影响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单题
60.85一战的影响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单题
70.85巴黎和会单题
80.85巴黎和会单题
90.65凡尔赛体系单题
100.65一战的影响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单题
110.85维护和平的尝试单题
120.65一战的影响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单题
130.65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单题
140.85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单题
150.65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单题
160.85二战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170.85二战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180.65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影响单题
190.85两极格局的形成单题
200.65冷战的背景和原因  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210.65冷战的开始单题
220.85冷战的评价单题
230.85美苏争霸单题
240.65两极格局的结束单题
250.85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65一战的背景  一战的影响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270.65国际联盟
280.65二战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290.65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