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市级联考】河北省邯郸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河北 高一 期中 2019-06-15 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中国自古就有以粮造酒的传说。据考古学家考证,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酒器,为前所罕见;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深坑、据推测是水井遗址。这反映出
A.酿酒产业形成规模
B.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C.制陶技术开始出现
D.井田制度渐趋确立
2019-06-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邯郸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示意图,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尤为著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水利枢纽沟通了江河湖海
B.水利状况决定了经济水平
C.水利兴修扩大了割据态势
D.区域水利推动了农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汉初,盐、铁由私人经营,国家则设官征税。汉武帝时期,中央设立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之事。地方设立盐官、铁官经营产销。盐业由政府提供器具和生活费用,招募盐户,民制官收,而铁业则由政府直接控制。这一变化
A.推动了庄园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
2019-06-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邯郸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中唐以后,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形势下,江南、剑南、岭南三道新增州四十二个,县一百八十五个,“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江南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C.北方农业的衰落
D.南方的人口超过了北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北宋时,江浙一带所织“缣绮之美,不下齐鲁”丝织业的产地以两浙和蜀地为两大中心。在海南岛和广西、云南大理地区,棉纺织业则比较普遍,棉纺织品除制作衣物外,还可拼成“黎单”“黎帐”“鞍搭”,铺在床上和桌上。据此推知,北宋时期
A.行业分工提升了经济效益
B.纺织业技术领先世界
C.南方各地经济实现了平衡
D.纺织业地域特色鲜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面为秦、汉、唐、清四代代表性货币示意图。图中货币名称的演变表明

A.币制走向统一已成定局
B.铜钱币值日益走低
C.货币流通职能得以加强
D.纸币发行受到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明清时期,政府在赋税、人身关系上对工商业者有所解禁和宽松,但在保障私有财产、维护个人收益方面并无制度创新,市场关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仍被看作是对“农本”的侵蚀。这表明
A.政府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B.传统“商末”观念仍根深蒂固
C.工商业者政治地位提高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比较缓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据某学者统计,明代从洪武到嘉靖200年间主要实行“海禁”,隆庆、万历以后部分“开禁”,“海禁”时间是“开禁”的3倍;清代前期196年,39年“闭关”,157年基本开放,其中1757~1840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半闭关”。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
A.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B.旨在保护民族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国内各地区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
D.反映出经济状况逐渐恶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如表为近代前期中国近代企业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企业性质行业工人人数
外商企业近代企业34000人
洋务企业军事工业9000至10810人(江南制造总局一厂有工人2000人)
民用工业5500至6000人
采矿业16000至20000人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近代企业27250人(厂均100人)

A.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B.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明显
C.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了主流D.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逐渐得到了优化
2019-06-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邯郸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甲午中日战争前,受商人主导生产的传统影响,人们习惯用“商”来统称工商等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的观念出现并被广泛接受,人们在强调实际生产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更为重视企业当中的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是
A.洋务企业的弊端已经被纠正
B.资本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遭到了抵制
C.发展民族工业成为社会共识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改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传统观点认为,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并把“欧洲列强忙于一战”看成其出现的最主要因素;后来有研究者认为,早在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黄金时代”就已到来。据此可知,关于“黄金时代”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合理的历史解释
B.缺少和其他时段的对比
C.随着研究的深入而趋于全面
D.传统的观点应该更可信
2019-06-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邯郸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有数据表明,国民政府法币政策实施后,出现了几十年来未曾有过的贸易顺差,出口超过了进口。但进口也有相应增加,到1937年上半年,进口比前一年同期增加了40%.可见,当时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
A.客观上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延缓了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C.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
D.强化了官僚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垄断
2019-06-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邯郸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据历史记载,民族资本家卢作孚在国内首创用经理制代替承包制的企业制度,以及低级人员考高级人员的人才录用制度等;穆藕初在德大纱厂建立工程师制为主、工头制为辅的新型体制。这说明近代民族资本家
A.重视企业的生产环境
B.关注企业的管理创新
C.实现了实业救国的抱负
D.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清末民初,大生企业借助张謇的状元身份以及政府的支持,把南通视为自己专利经营的地域范围,实行独家垄断经营,这使大生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丧失了竞争能力。一战结束不久,大生企业很快萧条下去。大生企业的命运折射出
A.民族工业发展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
B.封建政府的干预使民族资本家的力量分散
C.内部竞争是民族工业衰落主要原因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逐渐被欧美列强所控制
2019-06-1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邯郸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