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全国 高三 课后作业 2019-08-21 607次 整体难度: 较易 考查范围: 选修(旧)、世界史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俄国地主大都使用农民而不愿意使用机器打谷。原因是“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这种现象反映了
A.机器生产不适合俄国农业
B.使用农民的生产效率更高
C.农奴制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D.农民与地主关系非常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俾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指(     )
A.俄国和奥匈帝国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俄国D.英国和德国
2020-05-20更新 | 22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0—2011学年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事,仍然安于现状,……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代表的是激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卖贵买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马克思这段话评论的是
A.鸦片战争
B.普法战争
C.抗日战争
D.日俄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据史料记载: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出现这种情形的直接原因是
A.时尚崇洋媚外
B.土布质量下降
C.洋布质优价廉
D.走私之风盛行
2019-08-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南京文阁殿有“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的门联。其中的“顽妖”主要指
A.外国侵略者
B.清朝统治者
C.民族资本家
D.西方传教士
2019-02-28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 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在下列洋务企业中,介于官办与商办之间,“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的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发昌机器厂
D.安庆内军械所
2019-08-17更新 | 84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这种情况在上海出现的年代最早可能在
A.18世纪中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中期
2019-08-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9-10-02更新 | 512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绥滨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负皇帝之名而不能操独断之权,有自强之心而无奋身之柄,……是君之可悲处!”此“君”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2019-08-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下列银元由清政府发行的是
A.
B.
C.
D.
2019-08-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新文化运动领袖提出“打倒孔家店”,最主要的原因是“孔家店”业已成为
A.推广白话文的障碍
B.专制制度的护身符
C.反对科学的桥头堡
D.巫术迷信的藏身地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3. 1923年,北京大学对学生进行了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结果列宁独得227票,位居第一,遥遥领先。这一结果反映了: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中俄关系的密切
C.个人崇拜的严重
D.集权观念的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次战争的形势图。它是
A.甲午战争B.抗日战争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
2019-08-17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5. 为研究“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真相,某学者搜集了当时的资料,其中最可置疑的是
A.中国政府发布的声明
B.日本媒体传播的照片
C.亲历事变军人的日记
D.中国画家创作的漫画
2019-08-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7. 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大前提:塞尔维亚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场之一小前提:塞尔维亚进行的是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结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促进民族解放的正义之战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2019-08-1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想“割牛的头”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9. 凯末尔说“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他所说的“新的东西”是指
A.西方现代文明
B.传统价值观念
C.政教合一体制
D.世俗化的生活
2019-08-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他是个瘦骨嶙峋的老头,半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布的他周游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秽的乡村,主张用一种革命性武器:和平的不服从”。“他”是
A.凯末尔
B.列宁
C.孙中山
D.甘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规定:“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但作为对于依法判罪的人的惩罚除外”。该修正案出台时间应不早于:
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认为:德国再次挑起世界大战有其内在的人文因素,犹如“灾难的种子”。这个“种子”指的是
A.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B.长期分裂受大国欺凌
C.巴黎和会的严厉制裁D.与法国争霸欧洲大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1870—1900年美、德、法、俄在世界制造业产品中的比例(单位:%)
年代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23.313.210.33.7
1887—189528.613.98.63.4
1896—190030.116.67.15.0

以上数据说明,这一时期:(     
A.俄国已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B.德国的增长速度始终要低于美国
C.美国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D.法国的经济已出现严重负增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并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开始于
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末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然而,真实常常存在于矛盾之中。在假维新的过程中又实现过一部分真改革”。如果该判断是正确的,这个“改革”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6.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留学,同时规定他们每3个月要学习14天《孝经》和圣谕。这可以说明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宗旨是
A.改革传统教育制度
B.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C.宣扬中华传统文化
D.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8. 当代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次巨变”当指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2019-08-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9.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的宣传画(大部),一面世就被全国人民喻为
A.凤鸟来宾B.风鸟开屏C.疯鸟出殡D.枫鸟之滨
2019-08-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引自1912年临时政府之《中华民国国歌》


(1)材料中的“旧邦”是指什么?
(2)材料中“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是什么含义?请用史实简要说明。
(3)“旧邦新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019-08-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在1918年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转引自涅奇金娜《苏联史》

材料二:列宁在1920年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在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引自《列宁选集》卷四


(1)材料一中列宁说的是什么经济政策?在当时实施这种政策有什么合理性?
(2)材料二中列宁为什么说“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3)结合材料一、二,列宁的政策思想(或观念)有什么特点?
2019-08-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四百七十多个,投资近一亿元。8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其中,纺织业新设厂27家,投资额2998.4万元,缫丝业新设厂96家,投资额799.5万元,面粉业新设厂91家,投资额1472.3万元,烟草业新设厂12家,投资为601.9万元。

——材料来源于《中国近代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区域分布与产业结构呈何特点?
(2)从材料二看,1912年至1919年间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怎样的发展态势?简述出现这种态势的原因。
(3)有人说,这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你赞同这种说法吗?简单说明理由。
2019-08-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边界虽因四大帝国的消失而不同,但就整个世界而言,欧洲的统治似乎并没有减弱。……不过,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中所说的“四大帝国”除了德意志帝国之外还有哪三大帝国?
(2)你怎样理解“欧洲的统治似乎并没有减弱”?
(3)为什么作者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

2019-08-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35.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结的。”


(1)从这段文字中看出,毛泽东认为欲使中国富强有哪些必要条件?
(2)史学界评论道:毛泽东的这段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经验,而且高度概括了近代世界的演变与发展。请结合中、外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2019-08-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总复习测试(1)(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选修(旧)、世界史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

试卷题型(共 3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材料分析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选修(旧)
2
世界史
3
政治史(旧)
4
中国近现代史
5
经济史(旧)
6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7
文化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单题
20.85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单题
30.65一战的背景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单题
40.6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单题
50.85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单题
60.85金田起义的背景、发展和定都天京单题
70.85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单题
8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90.85《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单题
100.85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单题
11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120.8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单题
130.94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单题
140.85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单题
150.85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局部抗战单题
160.85长征的经过单题
170.85一战的经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180.85巴黎和会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单题
190.85凯末尔单题
200.85甘地单题
210.85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美国内战 单题
220.65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单题
23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24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250.85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单题
260.4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单题
270.85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单题
280.85辛亥革命的评价单题
290.85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局部抗战单题
300.85国际联盟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0.85辛亥革命的评价
320.85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内容  新经济政策
330.85短暂的春天
340.85一战的影响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350.85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