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文综历史试题
西藏 高三 开学考试 2019-10-18 2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西周统治疆域比较广阔
B.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
C.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
D.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某文学家把孔子的时代描述为“中国正处于愁闷时期”,“急于求变的她愿意抛弃一切曾经优良的传统与制度,允许有志之士从事变革”。对上述描述解读正确的是
A.“变革”的典范是商鞅变法
B.“曾经优良”的制度包含郡县制
C.“急于求变”是指要求尽快建立中央集权
D.“愁闷时期”具有礼崩乐坏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C.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
2020-01-20更新 | 1065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荆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有学者认为,经过甲午战争,中国自我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开始破碎。保守的知识分子群体走向了变法,他们将变法与求新相表里,求新与西学相表里。变法派生了改良和革命。中国进入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该学者认为维新思想
A.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
B.引发中国阶级结构巨变
C.完全师法西方挽救危亡
D.起于忧患引发社会剧变
2019-02-25更新 | 522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分科综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1882年,沪上富商张叔和在上海购得地,将其命名为“张园”。张叔和仿照西洋园林风格筑园,并在园内设茶室、戏台,设题诗壁供文人雅士舞文弄墨。不久,张园成为了上海各界集会、演说的场所。这说明张园
A.促进了上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体现了西方文化已占据主流地位
C.满足了晚清上海社会生活的需要
D.导致了近代中西合璧的风俗变化
2019-03-10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3月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民国成立后,“一时报纸风起云涌,蔚为大观”,但其内容大多是流于表面甚至错误的政论,很大程度上导致“学术荒废”,且无助于民生,从而引发众多学者退出报刊业或有关研讨。这说明当时
A.传媒业发展超出社会需求
B.有识之士已开始理性反思
C.政治思想大多不符合国情
D.学术研究已经陷入了困境
2019-03-22更新 | 190次组卷 | 5卷引用:【市级联考】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3月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7.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日军展开政治、社会、经济的全方位抵抗,形成了摇摇欲坠却又坚持不倒的微弱平衡。形成这种状态的关键原因是
A.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
C.党采取灵活的斗争策略
D.日本法西斯力量的衰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订的《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即“四面八方”工作方针。这说明当时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
B.亟需建立单一公有制经济体制
C.市场经济在中国逐渐走向萎缩
D.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在古罗马曾流行一句谚语“法学家创造了罗马法”。帝国初期,奥古斯丁专门指定一些法学家从事法律解答,明令他们的解答意见具有法律效力,要求最高裁判官和所有承审官的审判活动都必须受法律解答的约束。这说明
A.罗马法缺乏理性精神
B.罗马并不是法治社会
C.罗马法有待不断完善
D.罗马重视法学家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约在1600年时,经好望角航线运往欧洲的胡椒是100万~200万磅,丁香、靛蓝、药品、肉豆蔻等有35万~65万磅,而经商队运进地中海的胡椒有300万~400万磅,丁香等有70万~100万磅,另外还有生丝50万磅。这些数字说明
A.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有限B.地中海航线依然十分重要
C.贸易中心转移不明显D.西葡两国争夺贸易主导权
2020-09-07更新 | 4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据统计,截至1929年10月1日,苏联共收到2670份承租申请。1921-1927年苏联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正在
A.探索经济建设新模式
B.接受来自世界的援助
C.利用大萧条发展经济
D.反击西方国家的封锁
2018-12-02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规定“马歇尔计划”的金额应逐年审批,不确定4年的总金额,拨款53亿美元作为头15个月的授欧资金,但只是最大限额,并规定受资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
A.依靠的是民间和私人资本
B.有利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C.美国和西欧处于平等地位
D.由国会负责该计划的具体实施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跨过南海的万顷波溽,进入汹涌澎湃的印度洋,开辟了我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海上航道。唐代,我国通过印度洋同非洲东海岸国家有了直接的交往。

唐宋时期,中外海上交通盛极一时。广州、泉州、杭州都是当时主要的国际贸易港口。阿拉伯大旅行家伊本·巴图塔访问我国时,称泉州为“世界最大港之一,或径称为世界唯一之最大港亦无不可也”。正是在海上贸易和友好交往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宋代,我国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建立了中非历史上最早的外交关系。

——摘编自陈公元《中非历史上最早的外交关系》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是中国同非洲国家友好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世界局势剧烈动荡,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捍卫自己的主权和尊严,坚决支持非洲国家和人民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反对外来干涉、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斗争,并对他们所蠃得的民族独立热烈的祝贺与率先的承认,一批在1958年到1965年间独立的非洲国家,先后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国家是:北非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突尼斯,西非的几内亚、加纳、马里、贝宁、毛里塔尼亚,东非的索马里、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中非的扎伊尔、布隆迪、中非共和国;南部非洲的赞比亚等18个非洲国家。

——摘编自唐同明《论20世纪60年代中非友好关系》

材料三 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欧洲时报》3日发表社论,肯定了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8年来取得的成就,并认为中国援助非洲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他国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中非关系的新发展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中非友好关系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非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学东渐中学西传
耶稣会士是16世纪以来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士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人,除了传教以外,耶稣会士将传教与传播科学知识结合起来,主要有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物理学、火器制造等,还将天主教义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大成功。有明朝士大夫感叹道:“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土地肥沃,百物繁衍,又遍贾万国,五金山积,我中土之富饶不如也。”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研究中国的热潮,伏尔泰、莱布尼茨、狄德罗、卢梭、歌德等人都饶有兴趣地研究中国文化。伏尔泰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欧洲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莱布尼茨说:“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文明,即欧洲及远东海岸的中国,现在是集合在一起了。”“我们从前谁也不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美、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一大觉醒。”

——摘编自冯天瑜著《中华开放史》等

材料为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有关情况简表。从材料中提取一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5. 材料   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在国家经营的企业中,目前时期应实行工人参加生产管理的制度,即建立在厂长领导之下的工厂管理委员会。”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理厂矿交通等企业中的反革命分子和在这些企业中开展民主改革的指示》求各地对国有企业中所遗留的旧制度,进行民主改革。为此,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废除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政务院发文明令废除搬运行业中的包工头、把头、帮头等封建把持制度,建立民主化的工厂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国营厂矿还建立新的劳动制度和劳动组织,使企业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

——摘编自李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矿企业民主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工矿企业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1,3,7,8,9,12,13
2
中国古代史
3
文化史(旧)
4
经济史(旧)
5
经济与社会生活
6
世界史
7
中国近现代史
8
史学热点
9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分封制  分封制单题
20.65儒家单题
30.65科举制单题
40.4康梁维新思想单题
5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60.85报刊业单题
70.94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单题
80.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单题
90.85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100.65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单题
110.85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新经济政策单题
120.85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65万隆会议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隋唐的商业   宋元的商业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万隆亚非会议
150.4其他改革
三、论述题
140.65文明差异比较与交流借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