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北京 高三 二模 2020-11-09 9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世界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如图是山西浑源县李峪村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发现的春秋后期晋墓出土的青铜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上有鼻环。这件文物可用来研究当时的

①青铜冶炼技术 ②耕作技术 ③诸侯争霸战争 ④社会生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息而贫者,举以为收拏(官奴婢)。”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B.实行重农抑商,发展经济
C.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2020-05-02更新 | 384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缣(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依据材料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②“蔡侯纸”推动了纸的普及应用
③纸的广泛应用和原料没有关系 ④皇帝使用推动了造纸术的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以下两幅地图用于研究性学习,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①都使后来王朝短命而亡   ②都贯通南北成为交通动脉
③都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   ④都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商务》篇中指出:“商以贸迁有无,平物价,济急需,有益于民,有利于国,与士、农、工互表里。士无商则格致之学不宏,农无商则种植之类不广,工无商则制造之物不能销。”他意在
A.批判清政府对外政策B.发展贸易和西方进行商战
C.改变传统的贱商观念D.实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919年前后,北京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的有新潮社、国民社、平民演讲团、少年中国学会等。在《新青年》系列杂志的影响下,青年学生也开始出版新式刊物,介绍新思想和新知识。这说明
①新文化运动性质发生改变   ②民众开始觉醒,爱国情绪高涨
③青年学生成为重要的力量   ④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0-05-01更新 | 260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背景是
A.国民党发动农民进行革命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农村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D.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运动
2020-05-01更新 | 710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革命家,他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提出了许多伟大的战略口号,下则口号的提出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②“将革命进行到底”
③“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
2020-05-02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如图是1964年5月,西藏昌都专区小日通乡的藏族同胞投票选举人民代表,这一作品反应
A.民主制度建设得到推进B.农民获得了平等选举权
C.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D.民族区域自治日益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全国不统一的混乱局面
B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C1955年万隆会议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