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河南 高三 二模 2020-06-08 1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史学热点、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据记载,公元前609年莒国围君废除太子仆,太子仆便杀害国君后携带宝玉“出奔”鲁国,被鲁国以“弑君父”不孝“窃宝玉”不忠为由驱逐出境。由此可知,当时
A.列国内部争权斗争激烈B.鲁国深受儒学的影响
C.鲁国恪守宗法政治理念D.礼崩乐坏成政治常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表是汉昭帝年间一次国策论辩会(盐铁会议)中的主要观点。据此可以认定的是
A.国策制定民主化成为新时尚B.会议达成了“农商皆本”共识
C.民生问题成为会议关注焦点D.与会者认为国家应干预经济
2020-06-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宋代理学家朱赢认为,人们道德境界的提升需要通过知明觉悟四个阶段,“知,谓识其事之所以当然;觉,谓悟其理之所以然”。这说明,朱熹理学
A.有利于激发人们的探索精神B.旨在强化儒家道德伦理观
C.认识到外在事物对人的影响D.注重培养人们的自主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明中期后,政府除绢匹等特殊物料外,一般性物料则大部分通过招商向民间购买,以致嘉清。万历年间“国家经费承办,不可以无商”。这一现象反映了
A.政府财政负担加重B.商品市场走向活跃
C.中外贸易日益扩大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2020-06-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有学者说,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体西用”的文化模式,“树立了中西文化交融下中国近代文化演进的路标”。此观点意在说明,“中体西用”
A.调和了中西文化冲突的矛盾B.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
C.加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亡D.有利于中国近代新文化发展
2020-06-08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1916年北洋政府农商部规定:嗣后关于工业制品,除有特别发明者准予照章呈请专利外,所有特准专办区域年限之例,一律废止。”这一规定
A.使中国民族工业失去了保护B.有利于民族企业的优化
C.遏制了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D.不利激励企业进行创新
2020-06-0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图是1933年黄亚光创作的漫画《红军的壮大》。这反映出
A.工农民主革命历程曲折艰难B.南昌起义开创了革命新道路
C.中国式革命得到了实践印证D.遵义会议实现了红军大转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85年1月,《经济日报》刊登了据13个省市自治区的商业供销部门调查情况:吃的比重居高不下,穿的消费持续增长用的比重逐年增大,由此可知,当时
A.生活用品供应日趋紧张B.市场经济刺激了需求增长
C.民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D.对外开放改变了消费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