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 高一 期中 2020-07-01 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在公元前几个世纪的朝鲜墓葬和遗址中,曾多次出土我国制造的铜镜、铜剑和燕国的“明”刀币;在湖南等地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种被称为“蜻蜓眼”的琉璃珠;在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人已称我国为“塞勒斯”(丝),这些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转运贸易比较兴盛B.中国手工业领先世界
C.私营手工业兴起D.中西方直接交流频繁
2020-07-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表统计数字的地域变化反映出唐朝各个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地域分布统计
时期(年份)工程数量分布
前期(618—714年)黄河中下游共计46项,南方地区有19项
中期(715—820年)江淮地区的淮南道和江南道共计25项
后期(821—907年)北方有5项,江南道有19项

A.重农政策有所松动
B.农业生产格局发生变化
C.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宋朝时,佃户租种地主的土地,都需要缔结契约,契约一般都分画疆畎,写明田主、租田人和见知人,并规定地租的数量、交纳形式,以及租佃的期限等。租佃契约制的施行反映出当时
A.农民生产活动受到限制
B.生产者积极性受到重视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图(图片略)是宋人所绘的《盘车图》(部分),刻画了在依山近道的小酒店杏黄旗迎风飘扬、顾客络绎不绝的景象。这反映了当时
A.商业经济比较繁荣
B.商业宣传开始出现
C.集市贸易较快发展
D.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清朝在制订本国商人出海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而在制订外商来华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则是“怀柔远人”的思想。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观念制约经济发展
B.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变异
C.外商来华得到政府鼓励
D.制度更新助推社会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一书中说:“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机,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人口,土布销场遂滞,妨绩稀少,机轴之声欲断矣。”材料表明
A.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B.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C.中国传统手工业遭受沉重打击D.列强完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又相继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等。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
B.近代工业体系已逐步建立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
2019-01-04更新 | 493次组卷 | 22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皖江名校2019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面是1918—1920年中国的日本纱和印度纱的进口情况表(单位:吨),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时间日本纱印度纱
1918.5—1919.47089139251
1919.5—1920.434177138996

A.抵制日货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印度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对抵制日货的效果不能估计过高D.一战后民族工业仍有很大发展
2020-07-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1912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服制》中确定西装和百褶裙分别为男女制式礼服,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民国服制条例》规定了如图1、图2所示的男女式礼服。礼服的变化反映出

A.政府主导风俗习惯变迁
B.中西服饰融合成为时尚
C.传统文化受到政府重视
D.男女平等成为主流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938年,国民党制定的《抗战建国纲领》中关于经济纲领的主题是以“实行计划经济”保证军需民用,在某些与战时经济关系极为密切的部门,如银行、外汇、物价等方面采取统制措施。上述精神的贯彻
A.为民族资本创造了宽松环境
B.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不利于抗日根据地经济发展
D.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下表出自《交通杂志》(1935年1月)。这一对比研究主要用来说明
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分)
A.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C.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D.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根据下表呈现的史实,可以推知1949~1952年间,在我国农村
A.富农比重显著增加B.工业品的市场广
C.落后局面根本改观D.土地改革总体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从1953年开始,粮、棉、油等几十种农产品陆续被纳入国家统购统销范围之内。到1957年,国家统配物资和部管物资的种类由227种增至532种。这一政策的推行
A.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密切了城乡间经济联系和互通
C.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现代化
D.适应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