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课练06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020年【衔接教材·暑假作业】初高中衔接历史(部编版)
全国 高一 假期作业 2020-07-22 19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选修(旧)、政治史(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内容中结束了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隋文帝灭掉陈朝B.隋科举制C.隋统一度量衡D.隋开通大运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隋文帝“下令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设置官仓,把关东地区的粮食集中在仓里”。当时著名的官仓主要有广通仓、常平仓等,每仓各有地窖至少数百个。隋代官仓的设置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新突破B.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
C.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D.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
2020-03-18更新 | 63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3月线上自我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从隋至元“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形的改变,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B.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C.密切了政治经济重心的联系D.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
2021-03-25更新 | 681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史实可以表明唐朝时
A.民族间矛盾已经消除B.妇女没有人身自由
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统治阶级内部团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武则天在位期间创立殿试,使得“恩归有司”变为“恩由主上”,使贡举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宋朝的新及第举人不再向宰相、知贡举官谢恩,而是向皇帝谢恩,称作“朝谢”。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皇帝非常喜欢当主考官B.宋代比唐代君主更开放
C.君主意欲亲自选拔人才D.君主专制集权得到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主要表明
A.唐朝采取开明民族政策B.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
C.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衰落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2020·江西上饶六校第一次联考·26)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的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财政压力,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兵权并允许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这说明唐朝节度使(  )
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B.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失误
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2020-09-03更新 | 6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有学者认为,玄武门事变是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斗争,即以李建成为首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和以李世民为首的下层士兵及各地农民武装的斗争。据此推知,玄武门之变
A.削弱世家大族势力B.延续隋朝末年农民起义
C.促使皇权不断加强D.导致下层民众控制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某历史老师在讲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时,在黑板上手绘了下面的示意图。其中唐朝中后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是因为
A.藩镇设置产生弊端B.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C.北方经济趋于停滞D.科举制度不够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784年,唐德宗削藩失败后痛下“罪己诏”,公开承担了导致天下大乱的责任,宣布李希烈、田悦等人叛乱是因为自己的失误,故而赦免了这些叛乱的藩镇,表示今后“一切待之如初”。这主要反映了
A.君主专制制度弊端突显B.安史之乱发生的必然性
C.中央集权开始受到威胁D.唐政府统治力严重下降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唐初的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是力役,不仅削减了大型公共工程,以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而且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注意百姓疾苦,重视灾害的救济工作,或减免灾区租赋,或直接对灾民给予抚恤与赈济。为减轻广大人民的负担,唐太宗“去奢省费”,注意节俭。同时精简机构,把中央官吏从两千余人减少到六百余人,“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还并省了许多州县,节约了政府的开支。

材料二   唐太宗大力倡导发展农业生产。他曾“亲耕籍田”,以示重农之意。为解决耕牛之不足,太宗通过与突厥等族的“互市”换回大量的马、牛,用以耕田。还派使者用金帛赎回被突厥掳去的男女八万余人。又释放宫女三千多人回到民间,准予婚配,以增加农业生产人口。为保障农民有充足的生产时间,太宗还特别注意“不夺农时”。他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认为人君唯有崇尚“简静”,不发兵戈,不兴土木,“不夺农时”,与民休养生息,农业生产才能得以恢复和发展起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为缓和社会矛盾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为发展农业生产所采取的举措,说明其举措所体现的治国理念。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评价唐太宗的治国策略。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选修(旧)、政治史(旧)、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0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7,9,10,11
2
选修(旧)
3
政治史(旧)
5,8,9
4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隋唐的统一单题
20.65隋唐的统一单题
30.4隋唐的统一单题
40.85唐太宗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单题
50.65科举制单题
60.85对外交往单题
70.65唐前期的鼎盛局面单题
80.85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90.85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单题
100.65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10.65唐太宗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