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0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湖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0-08-26 27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史学热点、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孔子治学主张“博学”,即”多闻”“多见”,掌握广博的知识,成为多才多艺的人。他说:“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较;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据此可知,孔子倡导“博学”的重要目的是
A.增长人的才艺B.树德立人C.培育政治人才D.改造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唐末草市兴起之后,有人描述当时彭州唐昌县建德草市,“人既繁会,俗巴丰饶,又置一镇,抽武士三十人而御之,亦立廨署,早暮巡警,盗将窜迹,人遂高眠”。这反映了
A.坊市制度逐渐走向瓦解B.唐朝末年开始出现了草市
C.草市功能转向政治军事D.政府重视商业环境的治理
2020-02-05更新 | 43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宋太宗时规定,科举及第者的吏部考试要试判三道,合格者方能释褐授官。宋神宗后又规定进上、诸科等试律令大义或断案,才能授官。哲宗元祐时苏辙曾说:“天下官吏皆争诵律令”。上述信息反映出当时
A.行政能力是重要的选官标准B.儒家正统思想受到佛道重大挑战
C.官制改革兼顾了效率和公平D.时务策成为科举考试的规定内容
2020-04-13更新 | 55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由下表内容可知,我国古代科学家
朝代科学家活动记载结论
唐朝张志和让人背向太阳喷洒小水珠,看到类似虹霓情景彩虹是因阳光通过空中的水滴形成
北宋沈括把磁针搁在碗沿上;以针横贯灯芯草浮于水面;用独根茧丝将蜡少许粘着于针腰,在无风处悬挂只有“缕悬法”才能使指南针真正“指南”
元朝赵友钦将一个黑漆球挂在屋檐下,该球半个亮半个暗,犹如月球反射太阳光。不同角度看黑球,其反光部分的形状各异,有月牙形、半月形等解释月亮的盈亏现象
A.重视科学技术的实用性B.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著述
C.运用实验说明天人感应D.以科学理论挑战封建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912年《申报》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到1919年年底,“中华民族”一词在《中报》共可检索到30条,平均每年不到4条,1920年—1924年共68条,1925年猛增到81条,1928年进一步增加到183条,1939年更达到372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近代以来外旗入侵加剧B.西方民族主义观念扩败
C.五四运动促进民众觉醒D.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2020-01-10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如表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毛纺织厂创建时的资本来源状况(单位:万两)据此可知
兰州织呢厂日辉织呢厂溥利织呢厂湖北毡呢厂
预定资本205010060
实收资本20266030
官府出资203516.7
官僚商绅出资262513.3

A.清政府改变了传统的抑商政策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被政府实际控制
C.资金不足是民族工业最大困境
D.政府为实现自救积极创办近代工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李大钊发表系列文章指出,“在经济落后且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这说明李大钊
A.忽视无产阶级领导作用B.积极筹建农民政党组织
C.纠正了马克思主义失误D.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如图是1952年张文新创作的宣传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作品
A.促进了公共卫生观念的普及B.开创了独特的群众动员方式
C.体现了现代主义美术的风格D.反映了美国孤立政策的破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由此可知,罗马法
A.强调法律至上B.蕴涵人文主义C.维护公民平等D.追求司法公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8世纪法国的咖啡馆里,在浓郁的咖啡刺激下,启蒙时代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在此相遇、交流、互补.逐渐形成了一股股潮流。由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启蒙思想垄断了文化领域B.浪漫主义文化气息较浓郁
C.思想传播呈现大众化趋势D.启蒙运动达到了高潮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9世纪中期以后,开始出现专门性、技术性的国际组织,如1865年的国际电报联盟、1874年的万国邮政联盟、1899年的海牙常设仲裁法院;20世纪以后,全球性国际组织如国际联盟、联合国、WTO产生。国际组织的发展,反映出
A.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B.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已建立
C.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形成D.国际间的矛盾冲突在减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苏联作家皮利亚尼克的长篇小说《荒年》用丰富多样的视觉,强调该书所呈现的世界总图景的破碎性,不仅情节失去传统中的组织作用,并且叙述的片断也是万花筒式的,更替似乎毫无逻辑。该小说的艺术风格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客观上存在着财产关系、商品交换关系、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然而传统.法律对上述私法关系的调整却采取了公法的制裁手段,即违法违制都毫无例外地规定了刑法性后果一刑罚。以契约法为例,古代法典中虽也不乏有关合同的条文,但制裁手段几乎只限于刑罚。至于合同本身的效力问题,则长期以来听任习惯法支配。例如,唐律关于“行滥短狭而卖者(出售质量差且不符合规格器物的人),杖六十”的规定,就“行滥短狭而卖”而言,无疑是有关商品买卖关系中的合同履行问题,因而该规范是民事规范,但是,对这样一种“行滥短狭”行为给予杖六十的刑罚处罚,则显然属于刑法性后果,故而该规范又完全是刑事规范。

——摘编自钱贵《中国古代民法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材料二   1907年9月,清廷派沈家本、俞廉三、英瑞为修律大臣,参考各国成法,体察中国民情,主持修订民律。1911年8月,修订法律馆完成《大清民律草案》,史称《民律一草》。它仿德、日民法典之体例,分总则、债、物、亲属、继承五编,计33章,1569条。这部民律草案虽然因清亡而未及颁行,但是其民法编纂模式,打破了中华法系“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旧体例,其法典化的体例和模式确立了中国近代民法发展的基本方向,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法制的演变。“可以说,《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运动的真正开端。”

——摘编自《关于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法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法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近代中国民法变化的原因和主要影响。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表中这一时期口号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5. 材料   1899年,营口爆发鼠疫的地方当局迫于外交压力临时设立卫生局,推行卫生制度;俄国和日本出于不同的目的,先后在占领期间强化卫生行政;1906年,因应自上而下的新政改革卫生成为营口地方行政职能。由于地处地缘政治复杂的东北,列强对营口卫生行政形成的影响有两大特征:一是差异性,以饿、日为代表的列强虽遵循同样的卫生规则,但因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和对华政策,采用不同的方式推动卫生行政。二是调适性,官府虽迫于列强压力基本采纳卫生行政,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中外之间的跨国互动终使卫生组织和制度得以确立。因此,营口卫生行政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卫生局虽建立起来,但管辖权范围有限,很难辐射到营口之外的地区。

——摘编自杜丽红《近代中国地方卫生行政的诞生:以营口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营口地方卫生行政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营口地方卫生行政制度建立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材料   1932年日本在我国东北组建731部队一细菌战秘密部队,为掩人耳目对外宣称“关东军防疫给水总部”。基地中关押着大量的俘虏,包括中国人、朝鲜人和苏联人,以中国人为主,甚至还有大量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和儿童。这些人称作“马路大”I (日 语为“圆木”,意为试验品),被用于活人活体试验、冻伤试验、毒气试验、灭压试验、活体解剖等,其中3000至10000人死于活体实验。1940-1941 年日军在浙江、湖南常德地区投下大量带菌毒物,使这些地区鼠疫流行,造成巨大伤亡。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因日军进行细菌战而得传染病的人数达到1200万之多。1945 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炸毁研究基地,烧毁绝大部分研究资料,屠杀剩余“马路大”,加土战后美国的干预,导致以石井四郎为首的细菌战战犯免受审判,直至1981年美国记者鲍威尔发表研究文章,才使得731部队频繁出现在各国媒体。

----摘编自米艾尼《恶魔的证据一挖掘731部队历史罪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军细菌战研究的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日军细菌战战犯免受审判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写道:

每次读《史记·扁鹊传》,都“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因而就更加不理解一些读书人不“留神医药”,不“精究方术”,以至于不能“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他的宗族人口“向余二百”,但“自建安以来”,不到十年,“其死亡者, 三分有二”,其中“伤寒十居其七”。于是,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以期后世“能寻余所集”,“ 见病知源”,应对类似的瘟疫。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而)观今之医,(仅仅) 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以应付病人) (口给: 花言巧语)。夫欲视死别生(辨别生死之症),实为难矣!

一一摘编 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

材料二   以下为“新冠肺炎”中药预防方剂及其解读:

(一号方剂适合健康成年人,二号方剂适合体虚易感冒者、老年人、儿童)

一号方剂组成:生黄芪,白术、连翘,山银花各,藿香、石菖蒲、防风、甘草。

方剂解读:药方是由多味药构成的有机整体。全方补中寓散,散不伤正,补不留邪;温中有清,温不助热,清不伤阳。共奏益气固卫,健脾和胃,辟秽化湿,清热解毒之功。

——资料来源: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官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仲景在中医学领域的成就及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传统医学所蕴含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在新时代促进中医发展。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史学热点、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1,2,4
3
经济史(旧)
4
政治史(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经济与社会生活
7
世界史
8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9
史学热点
10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儒家  孔子的主张、活动单题
20.65隋唐的商业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单题
30.65科举制单题
40.65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  宋元科技 单题
50.65全民族英勇抗战单题
60.65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  洋务运动单题
70.8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单题
80.65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单题
90.65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100.65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单题
110.65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单题
120.6520世纪的欧美文学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65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50.4其他改革
160.65日军的滔天罪行  日军的侵华暴行
170.65防疫抗疫
三、论述题
140.65中国梦·探索之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