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漠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 高一 期中 2020-08-27 2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选修(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2016-11-27更新 | 1801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江苏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是
A.制定俸禄制B.实行三长制
C.迁都洛阳D.颁布均田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D.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氾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氾胜之书》、南北朝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B.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
C.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D.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我国古代因为各种因素出现了多次的人口流动,其主要趋势是(   
A.由内地流向边疆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D.由南方流向北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2019-06-10更新 | 5995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9年江苏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下列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中,最贴切的(     
A.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地安人带来无穷灾难
B.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的先驱
C.哥伦布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
D.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的,对近代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0-08-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漠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8. 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对此理解确切的是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B.荷兰的经济非常落后,只能依靠替别国运输商品赚钱
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9. 17世纪世界上最繁荣的商业中心是(     
A.鹿特丹B.阿姆斯特丹C.纽约D.利物浦
2020-08-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漠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人口和资本的流动
③武力威逼
④科技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A.贫富差距拉大B.政治纷争加剧
C.军事对抗升级D.文化差异加大
2019-01-30更新 | 517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0年山东济宁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2017-07-22更新 | 447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1年浙江省富阳二中高一3月质量检测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2016-11-18更新 | 12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路,拔电杆,紧急毁坏大轮船”的揭贴。这是指义和团
A.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和结果B.没有区别开外来的侵略和外来的近代文明
C.具有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性和彻底性D.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败和资本主义的先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7. 1921年苏俄暴动者提出“拥护苏维埃,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原因是 (  )。
A.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不满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D.国内战争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C.首先发生在英国D.电力的广泛使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摆放了一块重达24吨的大煤块,其主要目的是
A.宣布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B.展示新能源的发明和利用
C.突出蒸汽时代的能源特色D.表明英国的煤储量世界第一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

材料二   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材料三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农业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中国却“难以启动”的原因(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科技等角度对比)这种差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就可达百分之三百。……

—《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材料四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导致“扩大了交往”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导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

(3)材料四中隐含的“一流国家”是哪个国家?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其成为“一流国家”的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经济史(旧)、选修(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2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0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史(旧)
2
选修(旧)
3
政治史(旧)
4
中国近现代史
5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水利、灌溉、施肥、育种单题
20.94魏孝文帝改革单题
30.85租佃关系单题
40.65小农经济单题
50.85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60.65明清的商业 单题
70.8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80.94荷兰的殖民扩张单题
90.94荷兰的殖民扩张单题
100.85世界市场的拓展单题
110.8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20.8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影响单题
130.65短暂的春天单题
140.65短暂的春天单题
15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160.85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单题
170.8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单题
180.85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单题
190.8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200.85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发明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10.65宋元的商业   “重农抑商”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220.8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三角贸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