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河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0-09-26 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选修(旧)、政治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许多思想家提出自己的主张,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老子提出:“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二者的主张相似之处是
A.用政治变革代替军事战争
B.承认矛盾的存在但力求回避矛盾
C.用古代的治国方法或模式解决现实的问题
D.在教育思想上都承认私学的重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钱穆认为:春秋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贵族文化发展到一种极优美、极高尚、极雅致的时代。这主要表现在
A.礼崩乐坏的现状B.孔子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
C.以民间歌谣表达利益诉求D.诸子百家极力宣传古典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把“朋友有信”纳入“五伦”之中;荀子认为讲诚信则政治公正清明。这表明当时儒家
A.顺应自然追求个性B.重视塑造忠君思想
C.力图维护伦理秩序D.积极建构文化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主张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柄来震慑臣民
B.中国古代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模糊
C.在礼的基础上,也推崇法家和墨家等思想
D.认为法律要以道德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列子杨朱》中写道:“杨朱曰:‘古人之,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一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下列观点与杨朱思想相似的是
A.苛政猛于虎也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我无为,而民自化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自汉高祖初年至汉武帝初年,诸王纳士,著书立说,文化思想还比较活跃,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是继承《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之作。这主要反映出汉初
A.百家争鸣局面得到持续发展B.文学多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
C.汉初统治思想较前代有所变化D.诸侯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老子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主张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常使民无知无欲”。汉初统治者采取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两者思想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A.法家思想弊端暴露无遗B.战争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C.人心不古百姓怨声载道D.儒家思想未能形成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春秋繁露卷一楚庄王第一》日:“由此观之,止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月的是
A.提出顺应天命B.强调以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
C.把历史的发展变化归结到“天理”上D.主张知行合一以重建儒家信仰
2020-09-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如图是西汉文翁纪念馆图,《汉书循吏传》中记载:“文翁,庐江舒人一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摇,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文翁因好学中利一举受重用B.汉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
C.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D.汉代教育只有官学体系
2020-09-25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以“大汉”“皇汉”“圣汉”“强汉”自称的汉代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绝不介怀:”这反映出汉代
A.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B.具有鲜明的文化自信力
C.发达的农耕文明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主要说明佛教
A.出现三教并行局面B.呈现本土化趋势
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韩愈对佛教进行批判,他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这说明
A.佛教开始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B.儒家思想的核心是道家思想
C.韩愈、柳宗元为理学产生奠定了基础D.儒学地位低于道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
A.人们的行为准则与天道结合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D.重新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