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江西 高三 阶段练习 2020-11-17 42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史学热点、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商代国家事无大小,都要通过占卜。祝、宗、卜等神职人员对军国大事起着重要作用;西周时期,司巫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较低,明保、明公等宗教官职在政权机构中已不复见。神职人员地位的降低
A.适应了周代统治者的需要B.说明周代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C.有效防止殷商贵族的叛乱D.反映了商与周矛盾不可调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秦汉时期,官员行使权力时所用的印章是盖在泥上的,从而形成封泥。通过留下的封泥可以得知当时具体有哪些职官,哪些地名。到现在为止,秦的这种封泥数量在两万枚以上,而汉四百年历史积累的封泥也就—万多枚。此现象
A.与王朝治国方略密切相关B.与中枢权力体系的调整相关
C.与秦汉时期疆域变迁相关D.与王朝统治的盛衰密切相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东汉时期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却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这一举措
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
C.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殖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
2020-10-03更新 | 840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1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唐朝,计赃计罪罚皆以绢帛计算,如表为《唐律疏议》中的相关规定。这反映出唐朝
出处规定
卷十一受人财而为请求者,谓非监临之官。坐赃论加二等,即一尺以上笞四十,一匹加一等,罪止流二千五百里
卷十一诸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
卷二十六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匹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各令备偿
A.统治者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C.绢帛具有货币的重要地位D.封建政府重视吏治清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唐代均田制承袭前制,永业田传诸子孙,口分田于本人死后归还政府。但实际作法有变化,如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这种变化
A.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B.突出反映社会矛盾的尖锐
C.反映了土地兼并的严重D.为均由制的崩溃埋下伏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宋太祖即位后,不仅自己手不释卷,还经常督促文武大臣们读书明理,提高治事水平。大臣赵普文化水平低,在宋太祖的劝说下,每天退朝后都读书到深夜,所以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宋太祖这样做的主要用意是
A.克服藩镇割据祸患B.贯彻崇文抑武政策
C.促成社会读书风尚D.强化儒学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汉朝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宋朝程朱理学主张“天即理也”。二者本质的相同之处在于
A.倡导天人合一B.传承儒学精华
C.因时革新文化D.宣扬封建迷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北宋《宋刑统》规定,除极少特殊情况外,凡田宅、婚姻、债务之类的民事诉讼,必须在每年十月一日以后才能起诉,次年正月三十日停止受理;南宋时期,因南方气候与北方不同,对起诉时间又做了相应调整,缩短了受理时间。这些规定
A.有效地防止了案件积压B.体现了儒学息讼贱讼理念
C.意在维护农业生产稳定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2020-10-03更新 | 46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1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黄宗羲在《田制》等书中提出,要允许“富民”运用经济手段购置土地和垦荒占有土地;国家对“富民”的土地,既不能“均田”,也不要“限田”。他的这一主张
A.极大地助长了明清之际的土地兼并现象
B.有效地缓解了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问题
C.意在是古非今,以肯定宋代来否定清朝
D.肯定财产私有权,是商品经济发展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1902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第12款规定:“中国深欲整顿本国律例,以期与各西国律例改同一律,英国允愿尽力协助,以成此举,一俟查悉中国律例情形及其审断办法及一切相关事宜皆臻妥善,英国即允弃其治外法权。”1903年的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中日《通商行船续约》也有基本相同的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
A.要求逐渐摆脱列强的控制B.开始重视法律制度的构建
C.已具有较为明晰的近代外交意识D.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的四批留美学生回国后备受批评;20世纪初,社会则希望留学生“拯救此将亡未亡之中国”。这一变化表明
A.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逐渐加深B.留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
C.清政府着力培养近代知识分子D.民主共和思想冲击社会传统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如表为历史学家吕思勉对近代中国某一运动失败原因的总结。这一运动是
原因之一失败之责实不在军事而在于政治
原因之二其宗旨虽然不错,其方策则决不能行……全是极简单的思想,极灭裂的手段。知识浅陋如此,安能应付一切复杂的问题
原因之三政治上的失败,由于文化上的落后,传播不中不西的东西,使反对西教的士大夫,认他为文化上的大敌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维新变法运动
2020-11-1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宣战上谕”:“与其苟且图存,贻害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御令各省督抚招抚义和团御侮。同时又电令驻外使节向各国政府说明,“即不自量,亦何至与各国同时开衅,并何至恃乱民以与各国开衅”,这些“乱民”还是要“相机自行惩办的”,请求各国“深谅”。上述行为反映了清政府
A.注重反帝斗争的技巧B.反对慈禧归政光绪
C.沦为帝国主义代理人D.操纵和利用义和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倡导“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道德观,即把个人“权利与义务”和国家自主、民族独立联系起来,并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相互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这表明革命派
A.提升了人们的价值取向B.维护了个人的权利与义务
C.摧毁了传统的伦理道德D.促进了国人民族观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有资料显示,近代中国社会自19世纪中叶洋纱大量进口后,手工织布不但没有在机织棉布面前立即败退,反而得到一度的兴盛和繁荣,日益从农家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到1894年,手工织布工场已相当普遍。这一现象
A.导致洋纱对中国的依赖性增强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C.表明进口机织棉布在中国滞销D.推动了机器大工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鸦片战争后,进口商品除鸦片外,纺织品占很大比重,随后化工产品、煤油、钢铁机器等渐居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中丝、茶占70%以上,其后大豆、桐油等日居重要地位,矿产品出口亦日增。这种状况表明当时
A.传统自然经济基本解体B.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市场价格被西方列强操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郭嵩焘曾提出“各海口官商制造轮船,宜略仿宋元遗制,设市舶司领之,而稍变通其法。”“其市舶司由商人公举,督抚考其声名,察其才能檄委之,咨其名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三年一更易,而量授以官。”这一主张
A.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保证了外贸业的健康发展
C.说明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限制D.突破了洋务派的核心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