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 高三 期中 2020-11-22 85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史学热点、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 周代,王都地区包括国都都城与周围的郊地,统称为国,国人居住地分为六乡,六乡以外的田野称为遂,遂以外是卿大夫的采邑区,称作都鄙(中心据点为都,都外田土为鄙),遂与都鄙合称为野。由此推断周代
A.阶级矛盾异常尖锐B.等级特征明显
C.继承发展商朝制度D.国野界限不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许倬云先生在«求古篇»中指出战国时代位列宰相者共81人,经他分析整理后得出以下结果。

据此可知
A.贵族政治逐渐走向没落B.旧的社会阶层被彻底打破
C.才能是选贤的唯一标准D.皇帝权力实现了高度集中
2020-11-20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下面的图表所示为宋太祖至宋真宗三朝年间禁军的数目。这一变化
A.直接导致中央集权的衰弱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为后来财政危机留下隐患D.改变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 元朝疆域辽阔,于是“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即“首都有中书省一,是为腹里,各处有行中书省十一,盖即以中央机关,分设于各地区内,此即谓省与行省。”材料表明行中书省
A.兼有蒙汉政权的双重特色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C.只是中央的临时派遣机构D.扩大了元朝的统治版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下表中两段材料互证,能够说明番薯
A.是种植方便的高产作物B.于明万历间从海外传入
C.明初在南方种植广泛D.传入推广有赖于官府支持
2020-11-2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下面是洪秀全图像(左)和天王玉玺。由此推断太平天国
A.统治思想与清统治者并无不同B.具有君权与神权结合的特点
C.是农民阶级土地要求的代言者D.与古代传统儒家思想相背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民国初期国内商业发生了某些变化:原来专营洋货的商号兼营国货,并出现专营国货的商业; 原来封建性的商业也逐渐向资本主义商业转化。这主要得益于
A.民族资本的初步发展B.战争及国内外市场变化的综合影响
C.列强在华的尖锐矛盾D.国民政府大力推行经济建设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中国共产党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抗战时期 政策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这反映了
A.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封建主义不再是阻碍中国发展的因素
C.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渐趋消失D.中共已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中提出把近代史划分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高潮,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胡绳划分时期的标准是
A.西学东渐的程度B.革命任务的变化C.生产力发展水平D.阶级斗争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 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材料说明了(     
A.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B.民族资本主义阻碍国民经济恢复
C.新型国家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