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四川 高三 阶段练习 2020-12-12 253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经济史(旧)、史学热点、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论语•颜渊》中记载了孔子与子贡关于立国的讨论,孔子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食、兵都可以去,民信不可失。可以看出孔子
A.坚守仁者爱人理念B.重视道德教化价值
C.反对兵家征伐思想D.思想构建兼收并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东汉以后,壁画渐由京师宫廷将及到地方官府和学校,壁画取材广泛。其中涉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这说明
A.壁画开始与道德教化结合B.壁画已经丧失装饰功能,
C.绘画深受社会价值观影响D.地方豪强主导艺术审美
2020-05-15更新 | 39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明代早期,巡抚、总督本是中央临时派遣到地方的监察官员:明中期后,相继出现了总督某某等地军务兼理粮饷、巡抚某某等府州县兼管河道的官名。这表明明代
A.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加强B.地方监察体系更加完备
C.地方机构设置日益臃肿D.地方军政管理走向低效
2020-12-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如图是1907年7月10日《时报》登载的一幅漫画——《立宪何尚紧闭》。漫画中有土匪、革命和暗杀的烈火熊熊,但用于救火的“立宪”水龙头仍然紧闭。此漫画意在
A.提示社会动荡危害民生B.说明政治改革势在必行
C.激励民众进行民主革命D.揭露清政府假立宪骗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1919年2月,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指出:“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这说明李大钊
A.预见到了五四运动的爆发B.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C.主张彻底地改造传统文化D.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产业资本状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019-01-28更新 | 552次组卷 | 14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抗战时期,一批史学家注重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和历史发展趋势。如1945年郭沫若在《战时中国史学研究》中说:“旧的封建生产方式早已完全过时,而且危害着现代社会。……中国应当现代化、工业化。”这些史学家旨在
A.敬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B.展示历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C.为民族复兴提供历史依据D.说明历史研究应尊重客观史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到1952年底,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地区之外,全国农村约有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被分到土地。这表明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B.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C.新民主主义经济实现转型D.农民实现了生活上的共同富裕
2020-12-1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1979年1月,中共中央下达的文件中指出“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不得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取缔”。这一规定
A.开启了农村改革的大门B.旨在解决农村就业问题
C.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活跃D.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体现出罗马法
A.道德意识的法律化B.重视维护社会稳定
C.已经形成完备体系D.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如图为1832年发表的英国漫画《垫脚石,或者约翰·牛隐约看到了未来》,漫画意在
A.讽刺工业资产阶级充满虚伪B.争取民众支持权力重新分配
C.表达对工业革命的美好憧憬D.呼吁封建势力不要抗拒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实行参议院与众议院两院制,众议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在众议院之上设置参议院,议员由各州立法委员会选出;此外又设置掌管大权的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权力。美国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A.限制过度民主B.实现三权分立
C.修正联邦制度D.保障人民主权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对农村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和分配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制业和手工业生产;改进商北政策,农村集市贸易有所恢复,有些大中城市出现农贸市场,对于补充城市供应和促进小商品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19651978年间,自由市场基本绝述。城乡之间是找不到公开经营粮食、蔬菜、禽蛋和水产品的小商贩的。

——摘编自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练摊”指本钱不多下海摆地摊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初,“练摊”和“个体户”“倒爷”一样都是贬义词。随着下乡知青陆续返城,社会上出现了大批“待业青年”。他们在路边摆摊出售“大碗茶”,内心十分忐忑,只能偷偷摸摸干。一些农民把人民日报文章剪下来贴到扁担上,作为“合法”的依据,挑着农副产品去赶集。在看重“单位”的年代,练摊实在是走投无路之举,和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一帮“闲散人员”组成的练摊族开始倒服装、倒电器,硬是发了,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波“万元户”。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尝到了练摊的甜头,纷纷下海。一些城市也开始建立自由市场吸纳摊贩,发展马路经济。

——摘编自任仲平《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曲折发展历程,并说明20世纪60年代初农村和城市集贸市场得以恢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90年代“个体户”社会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原因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4. 《兴国调查》

1930年10月,毛泽东在江西新余县罗坊镇找了来自兴国县刚入伍的农民开了一星期的座谈会,写成《兴国调查》。调查近 4 万字。下面是其目录及简介: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为《兴国调查》撰写一份简介。(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解决当时的“积贫”问题,王安石的指导原则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就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中小工商业者发展,从根本上巩固并扩大税源;强迫逃避税负成性的大地主大商人和特权阶层多交税费,强迫原来不承担差役的市民、未成丁、单丁、女户、佛寺道观和官员家庭交纳免役钱。

——摘编自姜锡东《“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得失》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内外交困的清朝政府对其经济政策作了调整。核心是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清政府在采取措施维持、改造和扩张国家资本的同时,也放宽了对私人资本的限制,鼓励和允许他们在一些领域中的发展,个别的还给予一定的资助与扶持。

——摘编自徐卫国《论甲午战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1)指出材料一中王安石变法是如何解决“积贫”问题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经济政策调整与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经济史(旧)、史学热点、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政治史(旧)
5
经济史(旧)
6
史学热点
7
中国近现代史
8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儒家单题
20.65儒学成为正统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单题
30.4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40.65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单题
50.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单题
60.4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单题
70.4史学观念单题
80.4人民政权的巩固单题
90.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100.4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110.4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单题
120.41787年宪法的意义和局限性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4国民经济恢复  三大改造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伟大的历史转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恢复国民经济  三大改造
150.4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三、论述题
140.4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