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01-11 19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政治史(旧)、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商朝前期龟甲占卜所问,巨细靡遗,包括祭典任免征伐等大事公事,及疾病生育等小事私事;而后期则仅及于祭祀田猎征伐等例行公事大事。前期由贞人选卜问内容,宣布占卜结果;后期则由商王自选卜辞内容,甚至自己判断吉凶。这反映出商朝
A.神权与王权共治的特点B.封建迷信观念占统治地位
C.王权的地位在逐渐上升D.神权与王权矛盾日益激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天下置预备仓,并购粮储存以备救荒;设置营田司,专掌水利,使“遇旱涝,民不为病”。此外,朱元璋也重视对灾区的赈济,措施主要有调粟、养恤、除害等。这些措施
A.有效地维持了社会长期安定B.成效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权威
C.重在防救结合化解灾荒风险D.是休养生息重视农业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据统计,两宋时期私人藏书家700余人,是周至唐五代千年左右藏书家总和的近3倍,其中藏书万卷以上者达200多人。这一现象说明了两宋时期
A.官办教育的削弱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崇文风气的增强D.市民地位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古代雅典,执政者在阵亡将土的葬礼演说时,往往通过一系列非历史的方法,运用有意的遗漏和夸张虚构的手段,回顾祖先及父辈经历的辉煌战斗以及取得的赫赫战功,讲述阵亡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及对死者的哀悼和亲属的抚慰。这一活动旨在
A.保护公民个人自由B.扩大统治基础
C.培育为政者的素养D.塑造城邦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根据英国1882年制定的《普通规》,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要有政府参加。据统计,从1887年到1897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会议全部时间的84.5%,因此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一现象反映出英国
A.内阁行政权力的膨胀B.议会主权地位确立
C.三权分立体制被打破D.政党政治日益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在人类文明史上,汉字显得十分独特:这一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来就未曾改变。当甲骨文在19世纪末被重新发现时,中国的学者几乎立刻就能够辨识,他们通过甲骨文与金文、篆文互证的方式成功释读了大约600多个甲骨文字。如图是甲骨文、金文与篆文的“日”字,这说明甲骨文
A.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B.是后世造字的重要参考
C.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D.阻碍了后世汉字的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仔细观察下图的物理现象,这一现象可以用一种科学理论来解释。这一理论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17至1919年,在《新青年》中“十月革命”被提及的次数极少,1919年以后逐渐增多。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变化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都认为,妇女缠足是受到男人、礼教等的压迫。国共关系破要后,该观念在国民党的话语体系中逐渐淡出,而共产党则继续高举反封建的旗帜开展反缠足运动。这反映出
A.国共两党关系受制于社会性质变化
B.新文化运动对国共两党的影响不同
C.国民党与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反对放足
D.中共坚持革命理想与现实政治的统一
2020-06-11更新 | 440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春运,一开始称“春节客运”,后来简化为“春运”。从1954年起,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1989年,伴随着民工潮,中国媒体开始大量使用“春运”字眼,从此,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样的候鸟式大迁徙不断轮回。1998年至2004年,铁路连续五次提速,绿皮火车也逐渐被豪华空调列车所代替。材料主要反映
A.民工潮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迁
B.民工潮体现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
C.民工潮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民工潮出现是市场经济对配置资源的结果
2020-12-19更新 | 898次组卷 | 18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基础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以下表格的信息说明  
时间 表现
1982年宪法制定前夕 邓小平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
1982年 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重新规定,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改为第二章。
20世纪90
年代
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这个时候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了“管理法”的色彩。
A.法律使人民获得感增强B.依法治国理念不断强化
C.社会主义民主基础扩大D.国家关注公民基本权利
2020-06-19更新 | 256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邓小平说:“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由此可知,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A.是中国经济开放区发展的结果
B.是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
C.更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
D.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吴建民谈外交》一书在评价新中国初期的某项外交方针政策时,称它“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接受”,是“外交上的精彩华章”。下列关于该方针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因朝鲜战争结束和国内建设需要提出
B.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阐述这一构想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推动我国与亚非国家建交高潮的到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中国《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指出,在世界全球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科技研究,总结、汲取别人或国外的经验没有错,也是应该做的,但弯道超车往往成了投机取巧的代名词。由此可以推知中国某些科研工作者在科技研究中尚
A.存在忽视理论的短板B.缺乏脚踏实地的情怀
C.存在盲目自大的情绪D.缺乏虚心学习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与普罗塔格拉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许多哲人都把人的概念指向公民群体。亚里士多德不把奴隶看做人,而把人的内涵理解为理性、城邦与自由。超越上述理解的藩篱是从希腊城邦解体开始的。据此可知,以下对古希腊对人的认识解读合理的是
A.从理性和政治的角度重视人的价值B.忽视了道德的作用
C.第一次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位置D.夸大了个人作用
2020-08-20更新 | 68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届海南省高三3月线上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孙中山认为只有土地国有才能防止地主暴利的产生,“人类发生之前,土地已自然存在,人类消失以后,土地必此存留。可见土地实为社会所有,人于其间由恶得而私之耶?”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完全吻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贯彻落实其“节制资本”主张
C.试图解决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
D.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8. 导致下面图文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②中国丝、茶、瓷器等商品享誉国际市场
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中心④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20世纪30年代,美苏贸易增长迅速。但美国企业通常只接受苏联的现金支付方式,因为银行对苏联的汇票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即便有些企业可以为苏联的订货提供贷款,但贷款条件十分苛刻,贷款利率很高。这反映了
A.美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B.苏联工业发展需要美国帮助
C.经济危机促进了美苏贸易D.意识形态影响美国外贸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1895年,恩格斯指出:“旧式的起义在1848年以前到处都起决定作用的筑垒的巷战,现在大都陈旧了。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这一观点
A.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C.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D.反映了欧洲阶级斗争时代终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20世纪50年代起,俄语和东欧研究一直是美国政府支持的重点。到了80年代,美国政府则特别重视日语、汉语及其相关研究,汉语更是成为其第一关键外语。美国的政策调整
A.实现了其外交重心的东移B.反映了冷战形势的缓和
C.体现了其国际战略的前瞻性D.推动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右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中总值的比重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
A.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B.有利于欧共体摆脱美国控制
C.说明欧洲的联合进一步密切
D.反映了美欧之间的贸易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1830年,法国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问世,真实地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状况,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小说中的“红”代表了
A.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时代B.贵族复辟势力及教会组织
C.欧洲蓬勃兴起的工人运动D.新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如图是1948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其前身为关贸总协定)成员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6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导致成员数量迅速增加
B.世贸组织发展使世界各国之间贸易争端日益减少
C.9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解体推动了世贸组织的发展
D.世贸组织主导权已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825年至1835年年底,英国国会通过了54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铁路公司采用股份制形式,发行债券和股票,迅速完成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1870年联合王国通车铁路长达15500英里,英国近代化铁路运输体系大体完成。铁路建设时期,一英里的单轨铁路在铁轨的用铁量就达到200吨,随着“铁路热”的升温,国内所需铁矿量巨大。此外,同期英国国内煤产量的50%用于冶铁工业。铁路通车后,可以从特伦特河畔伯顿快速地运出啤酒,从格里尔姆斯比等新型港口迅速地运出鱼等海鲜产品。依靠铁路运输,邮局送达的信件从1839年的7600万件增长到1870年的86300万件。一座座小村庄在进入铁路时代后,成为了铁路枢纽,快速发展起来。铁路也使人们快速地来往于不同的地区成为可能。

——摘编自胡晓莹《英国工业化时期的铁路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后,内河小轮船发展,铁路火车出现,内地交通也日渐进步。有很多乡僻士商,未出门之前对西学新说不明所以,因而思想保守,眼界封闭,后来由于出门远行,坐了轮船、火车,见了城市景象,头脑开始开通,思想由此趋新。……自从有了轮船,往返于通商城市的商人们乘坐轮船数千里指日可到,商贾贩运往返其间视以为常,再也不必像以往那样一去三年不得回家而使家人忍受久盼不归之苦了。如上海轮船通航后,有竹枝词题咏商人妇与夫暂作别离的感受:“生小家临黄浦滨,行年老小嫁商人。妾身惯设风波险,郎欲趁船大火轮。”

——摘编自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的生活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路建设对中西方社会发展产生的相似影响。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世纪,英国完成统一,形成民族国家,为以后的富强打下了基础。1688年,英国以和平手段进行了光荣革命,此后几百年国内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18世纪70年代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开始了以蒸汽机发明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人类从此进入工业时代。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家,这是它在19世纪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因未进行产业革新而失去科技创新优势,从19世纪末期开始走下坡路。随后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速了英国的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世界上全面收缩,大英帝国瓦解,英国不得不回归欧洲。

——摘编自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程》


英国的发展历程蕴含了国家兴衰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上其他国家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材料 戏曲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中既有人民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一遗产,中国共产党一直很重视对它的改革。1948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的社论,指出对旧剧改革的必要性和分类标准。1951年3月,毛泽东主席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原则。5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改戏、改人、改制的原则,要求净化舞台,发掘整理传统剧目,剔除旧戏中的各种毒素等。政府对当时全国城乡旧剧团上演的数万出旧戏,分别好坏,加以取舍;对宣传反抗侵略和压迫、爱祖国爱人民的戏曲予以鼓励推广;对含有反动、封建、迷信等内容的加以肃清;删除或修改各种野蛮、恐怖、不良的表演方法。对受群众喜爱的戏曲艺人,党和政府强调要尊重并把他们看作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同时引导他们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时事政治和党的方针,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加强艺术实践,提高业务修养。通过改革,涌现出了一批内容健康、人民喜爱的戏剧作品。

——摘编自欧阳雪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材料   开元四年,山东地区发生严重的蝗虫灾害。在“天命论”和崇佛思想的影响下,老百姓对蝗虫无能为力,在路旁烧香磕头,乞求上天开恩,眼看着蝗虫食禾苗,不敢捕杀。满朝文武也都一筹莫展。唯独姚崇上疏积极主张捕杀蝗虫。他引经据典,极力说服玄宗,同时提出了灭蝗办法,并派遣御史分头督促各地灭蝗。后又派遣使者去各州县进一步检查捕蝗情况,并把各州县官吏捕蝗的勤惰、政绩大小上报朝廷,以促进州县捕蝗救灾。姚崇督责捕蝗,始终如一,因此捕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仅汴州一州,就捕蝗十四万石,投入汴渠顺流而下者尚不可胜数。在他的努力下,虽然山东连年发生蝗灾,也没有造成很大的饥荒。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姚崇的救灾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姚崇的救灾举措.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政治史(旧)、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4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史学热点
3
政治史(旧)
4
文化史(旧)
5
经济史(旧)
6
中国近现代史
7
经济与社会生活
8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9
世界史
10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商和西周单题
20.4民生问题、人文关怀单题
30.65宋元文学艺术 单题
40.65古希腊城邦单题
50.65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单题
60.65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历程单题
70.65相对论单题
80.6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单题
90.85第一次国共合作单题
100.65短暂的春天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单题
110.65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单题
120.65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单题
130.65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14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150.65科技进步单题
160.4亚里士多德单题
170.65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单题
180.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单题
190.65经济危机的影响单题
20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单题
210.65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中国的腾飞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单题
220.85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单题
230.85现实主义文学单题
240.85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50.65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铁路和公路事业的发展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70.65其他改革
280.65其他人物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三、论述题
260.65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