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 高二 期末 2021-01-14 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春秋战国之交,人们已发明了展性铸铁,如洛阳出土的空首铁镈(锄田去草的农具)和长沙出土的小铁臿(掘土的农具)就是用展性铸铁铸造的,这种镈和臿比青铜锐利、坚韧。这可以佐证当时
A.铁制农具已被普遍使用B.粮食产量得到显著增长
C.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耕作方式有了较大改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嘉靖年间,广东地区的几次改革都以定额赋税为中心,赋役按丁粮征收,土地税增大,人丁税减少,最终实现以土地为唯一征派对象;赋役统一用银计算、合并编排,最终完成“由役入赋”的改革。这一做法客观上
A.压制了新生产因素的发育B.改变了封建租佃生产方式
C.削弱了封建制度统治基础D.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名校
3. 下表为19世纪以来主要大国GDP在世界所占百分比简表(世界总量=100)。此表
年份国家
18201.85.25.53.83.032.5
18708.99.18.96.52.317.2
191319.18.35.38.82.68.9
195027.36.54.15.03.04.5
A.工业革命缩小了各国经济差距B.殖民扩张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
C.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进步D.技术创新极大影响了经济发展
2020-11-25更新 | 2751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18世纪,英国贵族越来越倾向于在商人子女中选择配偶,贵族与商人的联姻现象日渐普遍,一些贵族也利用与商人的姻亲关系涉足商业活动,还鼓励长子以外的子女进入商业领域。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A.资产阶级控制经济领域B.民主政治影响婚姻观念
C.社会转型具备一定条件D.自由主义主导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下表是1914-1920年华商投资火柴厂统计表。解读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革命促进民族工业快速发展B.一战后西方列强加大投资排挤民族工业,
C.军阀混战影响民族工业D.火柴厂投资增长速致使火柴进口减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它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的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其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A.不利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近代化B.瓦解了农耕经济与手工业的联合
C.对中国城乡经济起破坏性作用D.使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突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福建船政学堂正式开办于1867年,开设了英语、法语、驾驶、管轮等课程,以培养轮机的设计人才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并附设了船厂工人业余培训的课程。这反映了当时
A.近代化对人才培养的需求B.已突破“器物”限制
C.军工企业市场化特征明显D.近代教育走出困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2021-01-19更新 | 217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0江苏海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1978年,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分田承包,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职能在无形中被取消了。1980年,四川广汉向阳乡首先恢复乡镇府。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这主要反映了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成功B.农业改革推动政治改革
C.农民自发改革运动的推动D.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到2001年,中国已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9万多个,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占全国的比重均首次超过50%。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投入生产,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材料反映了我国
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B.对外开放地域迅速扩大
C.外资在市场占主导地位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2020-11-18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名校2019年高三1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1872~1875年,清政府分四批共征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籍贯分布见如表。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籍贯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
人数84218421
百分比70%17.5%6.7%3.3%1.7%0.8%

A.清廷积极推行教育救国政策B.社会开放程度影响教育发展
C.“中体西用”思想出现新变化D.学习外国教育成为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各国的做法(  )
A.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B.有力地刺激了各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C.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D.客观上调节了各国的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2020-12-23更新 | 218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山东省七校联合体2018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