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北京 高一 期末 2021-01-28 57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A.分封制B.禅让制C.内外服制D.皇帝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公元前 700-公元前 300 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符合这一时期的史实是
A.大禹建夏,家有天下B.青铜帝国,甲骨传世
C.共主衰微,列国争雄D.始皇巡游,张楚立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柳宗元在《封建论》说道,“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文中 涉及的政治制度是
A.井田制B.郡国并行制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有关于汉朝史实逻辑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信息结论
A经济凋敝,百姓疾苦 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B分封刘氏,拱卫天子 天下安定,谋反尽除
C国力强盛,汉武雄才 征伐匈奴,饮马北海
D蔡侯多智,纸张流传 文化流传,泽被万世

A.AB.BC.CD.D
2021-01-27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开发,下列记载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B.燕(地)……北邻乌桓、夫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
C.关中自汧(音同千)、雍以东至(黄)河,膏壤沃野千里。
D.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
2021-01-28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6. 隋炀帝杨广是个极富争议的皇帝,下列属于隋炀帝事迹的是
A.代周建隋,建都长安B.开凿运河,利在千秋
C.尽灭突厥,夷狄来朝D.范阳叛乱,盛衰易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王定保在《唐摭言》说到“始于隋大业,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 士者终不为美”,下列体现这一说法的政治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1-01-28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某同学整理了关于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两个时期的思想文化艺术科技演变的时间轴,空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B.道教产生 无为而治
C.《桃花源记》《早发白帝城》D.玄奘西游 法显求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近代时期爱国教育家赵天麟说到:“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 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其言之话题所涉及的王朝是
A.北宋B.辽国C.金国D.元朝
2021-01-28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有史料记载,“蜀民以铁钱重, 私为券, 谓之交子(纸币), 以便贸易”这一现象出现于
A.隋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北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满 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这一流程指的是
A.雕版印刷B.活字印刷C.造纸改进D.铜活字印刷
2021-01-2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 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鉴于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废分封制B.废行省制C.设三省六部D.废丞相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下列属于唐朝时期的史实是
①设(伊犁)将军,节制南北两路,以参赞大臣副之
②贞观十四年,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
③行省平章阿老瓦丁为参知政事。壬申,立北庭都元帅府。
④使(郑)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
A.②B.①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史论结合是历史思维的基本要求。根据提示,下表应填入的正确陈述是

①美洲作物传入 ②都江堰开凿 ③陆王心学形成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列属于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白银外流的情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清廷海禁政策B.合法贸易停止C.农业严重歉收D.鸦片大量走私
2021-01-2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19 世纪中期,在广西的穷困农村发生起义,起义军改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十几年间 席卷大江南北。这次革命运动是指
A.三元里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反洋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8. 下列属于洋务派主张的是
A.宁可亡国,不可变法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C.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D.制器与练兵相为表里
2021-01-28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康有为在《我史》记载“朝廷命李鸿章赴日求和……我提前得知消息,马上让卓如(梁 启超)去鼓动各省……我用一天两夜时间起草了一份万言书,内容包括拒和、迁都、变法三 大项”而当代学者茅海建称在清政府档案中未发现这份文件。这说明
A.康有为回忆录没有任何历史价值B.历史档案完全展现了历史的真相
C.探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D.回忆录史料价值远高于历史档案
2021-01-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对应三民主义中的
A.民享、民治、民有B.民生、民族、民权
C.民有、民治、民享D.民族、民权、民生
2020-12-06更新 | 731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20 世纪初的中华民国初年发生了重要社会变化。下列选项相符合的是
A.瓜分危机得以彻底解除B.民族工业日益萎靡不振
C.民主共和道路步履维艰D.社会生活等级森严加剧
2021-01-2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刊物是
A.B.
C.D.
2021-01-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3. 口号具有时代特点,折射历史现象的镜子。下列属于红军长征期间的口号是
①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突破乌江,到遵义去过年 ④大雪山不算大,千难万险算个啥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021-01-28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1931 年 9 月 20 日,《申报》报道“天外传来一声霹雳,日本对我东北已不宣而战。昨晨 四时许,我沈阳城已被完全占领,并及长春,安东,营口各地。”该事件是
A.华北事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一·二八事变
2021-01-27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1937 年 7 月 8 日,中共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出路。”通电针对 的历史事件是
A.双十二事变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一五政变
2021-01-2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中国台湾省诗人詹作舟诗云“窃喜战功归祖国,更欣光复到台湾。强权毕竟终难恃,天理昭彰一转旋。”作者的喜悦原因是
A.义军奋战,顿挫倭寇B.抗战胜利,台湾回归
C.两岸血脉,重整河山D.华夏赞襄,共赴国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7. 1947 年 6 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越陇海路,涉黄泛区,到达大别山。这一军事行动
A.引发了全面内战的爆发B.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
C.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D.拉开了国共两党战略决战序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1953 年 9 月,彭德怀指出,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 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一说法来自于
A.抗美援朝的胜利B.南京的解放C.中国大陆的基本解放D.开国大典
2021-01-2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9. 1949-1978 年,中国建设成就非常伟大。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史实是
A.门类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建立B.中国成为航天大国和核大国
C.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得到逐步提高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30.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形成与发展 ④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四夷的势力向中原地区发展。发达的华夏文化对夷狄蛮夷产生了巨大影响,华夏的四邻逐渐对认可华夏起居与文化。夷狄蛮夷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华夏文明。春秋战国之际,进入中原的夷狄蛮夷绝大部分已经融入华夏族当中。而华夏族也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最终到了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又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摘编自张帆《战国古代简史》


(1)概况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其影响。

材料二 19 世纪中后期,其时西方国家大举入侵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这激发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意 识。南京临时政府认可民族平等。孙中山先生认为,汉、满、蒙、回、藏当在共和旗帜下为一体。《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汉族的兄弟民族也可以参与国家政权管理。这些大大促进了中国各民族形成“中华民族”为一体的共识。

——摘编自何一民等著《从恢复中华到中华民族共同体》


(2)依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概况清末民初“中华民族”概念出现的背景和内涵。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就“国家政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侵华接踵而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 中国试图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但英法操纵的巴黎和会置若罔闻。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自1931年以来,中国在对日作战已经有 十个年头。美国、英国等国认识到中国战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重要地位日益明显。1943 年 1 月 11 日,中国与 美国、英国分别签署条约,废除英美在华一些特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概括晚清时期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原因。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而改革开放事业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中国在表 达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关系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合作”而不是“援助”一词,把以往简单的援助方式,提 升为双方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富于成效的技术经济合作。

——摘编自王逸舟《中国对外关系转型三十年》


(2)依据材料二 概括20世纪80年代后中非关系变化及原因。
2021-01-2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3.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过多次重要的转移,这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都推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指出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简述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依据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揭开放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序幕。

——当代中国研究所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


(2)依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十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1,2,4,5,6,8,14,15
3
经济史(旧)
4
文化史(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选修(旧)
7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分封制单题
20.94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分封制单题
30.85郡县制单题
40.6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单题
50.65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单题
60.94隋唐的统一单题
70.65科举制单题
80.65文学艺术(魏晋-隋唐)单题
90.85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单题
100.85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110.65宋元的商业 单题
120.65印刷术单题
130.65宰相制度的废除单题
140.94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单题
150.6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160.6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单题
170.85金田起义的背景、发展和定都天京单题
180.94“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单题
190.65历史和历史的“重现”单题
200.85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单题
21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220.8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单题
230.94长征的经过单题
240.65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局部抗战单题
250.8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单题
260.65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反割台斗争)单题
270.85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单题
280.65朝鲜战争  抗美援朝单题
290.9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单题
300.94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0.6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GDP的变化和城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20.65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
330.65八七会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