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素养提升练习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1-04-02 26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史 、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广泛进行商业活动,当时的都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它是
A.开罗B.巴格达C.麦地那D.亚历山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哈里发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它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哈里发不仅独揽国家的军政大权,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实行
A.封建专制统治B.奴隶主贵族统治
C.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D.资产阶级统治
2020-10-10更新 | 718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该书(  )
A.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把古代戏剧艺术推向成熟
C.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D.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在笈多帝国统治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成的新宗教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该宗教是(  )
A.伊斯兰教B.佛教C.印度教D.基督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11世纪,外族入侵印度,13世纪时建立了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德里苏丹国。当时入侵印度的是(  )
A.日耳曼人B.波斯人C.突厥人D.阿拉伯人
2021-04-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素养提升练习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下图为《日本书纪》中的记载,它反映出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日本文化B.开展商业贸易C.获得中国珍宝D.学习唐朝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中说:当时,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入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列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像波斯、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对其进行殖民活动。这表明当时阿拉伯地区最迫切的任务是(     )
A.创立宗教B.建立国家政权C.发展社会经济D.实现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15—16世纪,处于地中海商贸中心的意大利逐渐衰落下去,与其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奥斯曼帝国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B.意大利分裂割据的局面愈演愈烈
C.意大利城市自治权利的日益扩大D.奥斯曼帝国征服了意大利各城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2世纪晚期,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于镰仓设幕府,这一事件在日本历史上的影响是(  )
A.大化改新取得胜利B.武士集团开始形成
C.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D.天皇大权独揽
2020-03-13更新 | 563次组卷 | 19卷引用:统编版 历史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1. 有同学想了解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发源区域。下列建议恰当的是 (  )
A.阿拉伯半岛B.安第斯山脉南麓
C.东欧大平原D.两河流域上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7世纪初,新罗开始与唐结盟。660年,武烈王在唐的帮助下征服百济。668年,文武王和金庾信打败新罗北边的高句丽。这意味着 (  )
A.朝鲜半岛分裂局面基本结束B.新罗成为唐朝的稳固藩属国
C.区域战争规模的进一步扩大D.民众的兵役负担将继续增加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8世纪中叶,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建立。伍麦叶王朝第二任哈里发叶齐德的儿子哈立德,让人将一些有关医学、炼金术和星相学的希腊文、古叙利亚文和科普特文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从而拉开翻译运动的帷幕。第十任哈里发希沙木则命人将有关波斯萨珊王朝的历史及其典章制度的书由波斯文译成阿拉伯文,进一步推动了翻译活动的开展。阿巴斯王朝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一些哈里发重视文化教育事业,支持和鼓励学术翻译与研究,从而促进了翻译运动的蓬勃兴起。第五任哈里发拉希德在执政期间,下令修建了一座收藏珍贵图书文献的书库,并把该书库命名为“智慧宫”。第七任哈里发麦蒙在执政期间,耗资20万第纳尔,将“智慧宫”扩建成一个集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为一体的多功能机构。在麦蒙的鼓励和鞭策下,翻译家们将数百部各门学科的著作,由希腊文、波斯文、奈伯特文、古叙利亚文、希伯来文、印地文、科普特文和拉丁文翻译成阿拉伯文,使轰轰烈烈的翻译运动达到鼎盛。在历时约200年的翻译运动中,阿拉伯学者将古代希腊、罗马的大量哲学著作、自然科学著作以及波斯、印度的一些文学、史学、数学和天文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从而有效地保存了人类的古代文化遗产。他们在翻译、介绍、研究这些著作的基础上,通过消化、改造和创新,撰写了大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促成阿拉伯文化的大发展。

——摘编自李荣建《中古时期阿拉伯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


(1)根据材料,概括阿拉伯翻译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分析阿拉伯翻译运动兴起与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史 、经济史(旧)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史
1,2,3,4,5,6,7,8,10,11,12,13
2
经济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单题
20.94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单题
30.65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单题
40.85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单题
50.85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单题
60.85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单题
70.85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单题
80.65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单题
90.8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00.65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单题
110.94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单题
120.65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65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