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4届湖北鄂南高中等三校高三5月联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湖北 高三 一模 2017-07-20 3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 《周礼·天官》记载:“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同货贿”这表明当时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政府扶植小农经济
C.工商业占主导地位D.农工商业均受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唐太宗即位后,命人修《氏族志》,书成后,列山东崔氏为一等,太宗不满而命重修。新志根据各地士族势力消长情况及在李唐王朝的地位划分等级,确定皇族为一等,外戚和代北士族为二等,山东和江南士族为三等。唐太宗此举
A.抑制门阀士族以加强皇权B.说明传统门第观念深厚
C.按功勋和门第来确定等级D.提高功勋地主社会地位
2016-11-27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鄂南高中等三校高三5月联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3. “在意大利城市的商业和政治社会里,需要实用的知识,需要管理社会生活的科学———需要按最严格意义的文明。”11、12世纪的意大利所需要的文明最有可能的是
A.雅典民主B.罗马法律
C.斯巴达武力D.人文主义
2014-09-16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鄂南高中等三校高三5月联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4. 著名历史学家刘宗绪曾指出:“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
B.充分肯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
C.必须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
D.认为“压迫、剥削、侵略”是应该完全肯定的
2014-09-1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鄂南高中等三校高三5月联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观察下图,其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经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①处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在②处召开中共七大
C.在③处召开遵义会议
D.在④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2014-09-16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鄂南高中等三校高三5月联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6. 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封面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名列前茅,究其原因主要有
①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     ②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4-09-16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鄂南高中等三校高三5月联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7. 中国社科院张海鹏教授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道路。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这里所指的过渡期是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八、九十年代
C.20世纪初的20年
D.抗日战争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8.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指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A.苛政轻的地方易爆发革命B.改革一开始就导致革命发生
C.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D.法律制度的改变导致革命
2014-09-1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鄂南高中等三校高三5月联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曾经强调:“只有工业在农业迅速发展增长的基础上达到了高涨这样的结合下,我们才能长期地保持最大的速度。”从中可看出
A.布哈林反对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B.布哈林主张农业集体化
C.布哈林实质上强调“均衡”原则D.布哈林拥护斯大林模式
2016-11-27更新 | 3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湖北鄂南高中等三校高三5月联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对图中所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基本出现
B.第②段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建立
C.第③段中英国因工业革命而成为“世界工厂”
D.第④段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在美国2010年联邦预算案中,预算总支出为35520亿美元,其中军费支出6637亿美元,社会保障支出6950亿美元,医疗保险支出4530亿美元,医疗补助(低收入、儿童等)2900亿美元,教育支出476亿美元。这一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美国:当今世纪唯一存在的超级大国B.减少行政干预: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
C.福利国家: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知识经济:美国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2. 作品描写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该作品是
A.《唐璜》B.《红与黑》
C.《高老头》D.《百年孤独》
2014-09-16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鄂南高中等三校高三5月联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己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两宋对于“祖宗之法”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在启蒙运动中,“人们逐渐相信,当前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已非过去所能比拟,将来在各个领域注定会出现没有止境的进步”。(P.L.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由于人类是可以改善的,因此他们认为变革和进步可以逐步改良社会……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制度必须进行改革”。(P.T.马修斯等《西方人文Ⅲ: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的上述政治理念的影响之下,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变革。
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大事记
年代事 件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
1861年撒丁王朝基本统一意大利,实行君主立宪
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71年德意志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男性公民均获得选举权,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1884年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划线部分予以说明。你如何评价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
⑵材料二反映了欧洲怎样的政治文化理念?依据上表,概括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的主要方面?任选其中一个方面予以说明。
2016-11-27更新 | 3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鄂南高中等三校高三5月联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问题,史学界多有研究。其中有观点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见图示)

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地位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角度广泛,史论结合)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在假维新中有真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年1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学堂办法》以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
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掌管商务和工矿铁路等事。商部成立后,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法》《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等。
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和官员出国留学。1905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同年12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新政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清末新政“假维新中有真改革”?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文化史(旧)
4
选修(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世界史
7
经济与社会生活
8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9
政治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重农抑商”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影响和评价单题
20.65隋唐科举制单题
30.94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核心思想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思想  文艺复兴的影响单题
40.64历史和历史的“重现”单题
50.65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单题
60.6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单题
70.64新思想的萌发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魏源与《海国图志》  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单题
80.64历史和历史的“重现”单题
90.4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内容  新经济政策单题
100.4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单题
110.4福利国家的出现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单题
120.94现实主义文学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50.65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
三、论述题
140.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