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福建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06-02 15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选修(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商朝时,世人信奉鬼神,事事占卜。西周时,参照夏商礼仪,制定了一套维护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典章制度,该制度讲究尚德、尊尊、敬老、慈幼。据此可知,西周
A.君主专制趋于完善B.重视人伦秩序
C.儒家思想开始形成D.天命观念瓦解
2021-01-24更新 | 139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1984年,在大连凤鸣岛陡峭的半山坡上发现了战国时期的货币窖藏,货币不分类别混杂放置,有刀币、布币、圆钱三种,总计2415枚。考古发现,藏币者没有深挖窖坑,只是将货币放入砾石中,盖上一大石板,再用砾石堆砌周围。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
A.秦国与楚国战争频仍B.尊富崇利蔚然成风
C.区域间经济联系密切D.货币兑换状况混乱
2021-04-26更新 | 927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此举
A.实践了“春秋大一统”理念B.推动了青铜文明走向辉煌
C.主要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D.有效抑制农民起义的发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如图为汉武帝时期的“大飞鸿”“玉兔蟾蜍”“延益寿”瓦当,分别代表“太阳”“月亮”“延寿”,寓意“日月同辉、天人合一、延年益寿”。这些瓦当体现了
A.社会观念与艺术审美的结合B.科技发展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C.政治一统与经济繁荣的盛况D.儒家思想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2021-04-22更新 | 857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氏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
A.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
C.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2021-01-24更新 | 1429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御玺,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汉亡,传国玺为曹魏所得,蜀汉和东吴亦想握有传国玺,就自行刻制。唐朝建立后,所获传国玺多达十余套,唐太宗于是重新刻制了御玺,使其形制增大。由此可知,唐太宗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传承历史文化
C.宣扬君权神授D.巩固统一政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据唐代文献记载:“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种果蔬),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溥(丰厚),此则不啻载万也。洪(南昌)鄂之水居颇多,与邑殆相半。凡大船必为富商所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海外商品贸易发达B.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C.国内长途贸易有所发展D.经济重心加快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朱熹认为,虽学者必由《大学》入门,穷理正心,达于圣学,但“洒扫应对”也可到圣人事,“理无大小故也”。由此可知,朱熹旨在强调
A.丰富儒学的教育内容B.穷理与人伦日用的贯通
C.发明本心的求理方法D.格物是为善去恶的过程
2021-04-22更新 | 817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万历年间,御史叶永盛巡视两浙盐务,见“山陕新安诸商人子弟者,以外籍不得入试”,于是上奏朝廷,准盐商子弟在浙江设立商籍,可在当地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商籍逐渐推广及全国。商籍的推行
A.旨在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B.强化了政府对商人的控制
C.为社会流动创造有利条件D.确保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明末《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借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凡珍珠必产蚌腹”“凡珠生止有此数,采取太频,则其生不继。”据此可知,《天工开物》
A.倡导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体现了科学实验的方法
C.展现了江南商品经济风貌D.反映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南京条约》明确规定,此后中英官员之间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英国也不称“英夷”而称之“大英国”;《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内外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这反映出
A.中英两国开启平等外交B.清廷主动接受西方近代外交
C.传统夷夏体系已然崩溃D.鸦片战争推动国人观念革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862年,淮军在松江开设了一个随军小兵工厂,即松江洋炮局前身,1863年,该厂随军移至苏州,更名为“苏州洋炮局”。后又因李鸿章迁任两江总督,改址至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该现象主要体现洋务军事企业的创办
A.注重维护国防安全B.促使清廷将权力下放
C.缺乏全局统筹规划D.受制于时局变化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时谈到,如果仅从当前需要来看,自造轮船还不如雇买,但要“求其精、求其备,而尽其所长归之中土,相衍于无穷,非许以重资不可”。左宗棠意在
A.重资购买外国轮船以归中国B.兴办民用企业弥补资金不足
C.提高本土技术谋求长远发展D.发展远洋运输打破外国垄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9世纪末,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造机器,则始得机器无穷之妙用也.各种机器自能制造,则各种货物亦自能制造。所造 之物既便自用,且可外仍於人,不致金以利权授外洋矣。”据此可知,郑观应的主张
A.体现了晚清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B.直接推动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
C.表明“实业救国”思潮由此兴起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