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7 题号:10155658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7世纪以后,号称“苏湖熟,天下足”的江浙地区因“地利树桑,人多习蚕务者”成为北方商品粮的主要输入地,闽广等地也因弃稻种植经济农作物,造成粮食供应紧张。另一方面至18世纪也因此促成如苏州等城市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非农业人口比重的提高抑制了消费市场的扩大
B.民间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明清时期农业的衰退
C.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阻碍明清长途贸易的发展
D.明清经济的发展是人口压力下的一种经济变动
2020-07-02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清乾隆年间,在江西赣州苎麻产区,福建商人于春天发放苎钱,到夏季收获时将苎麻运走;在盛产棉布的无锡,一些商人开设棉花庄,专门以棉花向小生产者换取棉布。由此可见当时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
C.区域间长途贩运开始兴起D.手工业的生产规模扩大
2022-06-01更新 | 3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明中后期至清初,出版的有关辨银、秤银的书籍增多,例如《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商旅门银色》《辨银谱》《银谱》《平秤市谱》《辨银谱总论》《幼学杂字银色门》等。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   
A.白银货币化带来新问题B.商品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C.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D.赋役折银损害商人利益
2023-11-11更新 | 5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