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 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9 题号:10160093
“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买卖在此。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材料所描述的城市最有可能是
A.秦咸阳城B.汉长安城C.唐洛阳城D.北宋汴梁城
2020·浙江·二模 查看更多[21]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政府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
A.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
C.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
D.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2019-01-11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唐代的“市”由“市令”专管或地方官兼职掌控,并规定“诸非洲县之所不得置市”;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务”成为各级地方市场管理和税收机构。这反映出
A.地方分裂势力增强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政府市场观念变化D.坊市制度日益完善
2021-06-23更新 | 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北宋时,商店可以在城市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坊与坊之间的壁也都拆除了。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动力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抑商政策的松动
C.坊市制度的瓦解
D.经济重心的南移
2018-07-16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