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30 题号:10457674
明朝中后期,官场形成一条惯例,不是庶吉士(官职,由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担任)不可入内阁。翰林院庶吉士成为进入内阁的敲门砖,因此内阁阁臣多为翰林文学之士实属正常。这一规定
A.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B.提高了行政决策的效率
C.导致了经世之才的缺乏D.造成了政治局面的动荡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如表所示为唐朝科举制考试中考生来源的三种途径。由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类型来源
乡贡自学成才,向州县官府投牒自举并考试合格者
生徒国家最高学府和地方州县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
制举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的“非常之才”,由内外文武官员举荐者
A.重视应试能力B.限制了社会流动
C.选拔人才公平D.扩大了统治基础
2021-04-29更新 | 5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最具有“永久生命力的”的理念是
A.分科考试B.学优则仕C.公平竞争D.以德治国
2021-08-10更新 | 1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1015年进士科考试的题目就出自《中庸》。1027年北宋仁宗赐给新进士的书就是《中庸》,1030年改为赐《大学》,此后两篇轮流赐给新进士。熙宁(1068—1078)中,《论语》《孟子》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各占一道试题。这些举措
A.强化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显著提升了“四书”的地位
C.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D.导致科举取士制度逐渐僵化
2020-10-30更新 | 3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