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10572232
近年来,“反全球化”趋势有所加强,国际社会呼吁全球治理的新思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形态的一个基本特征。国家之间的经济依存度和渗透度不断加深,为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际经济活动的成本,为各国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和物质的基础。近20年来,跨国公司为了争夺全球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推动资本、技术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使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实现更进一步。

——王志彦《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早期的“反全球化”者大多为发达国家的底层弱势群体,如工会组织、人权分子、无政府主义者、环保主义者等,“反全球化”在早期只是一种社会思潮或社会运动,并未上升到政府层面。2016年以来,更多的西方国家主流人群和政治精英加入到“反全球化”阵营中,“反全球化”逐渐上升为政府主导的政策。从“特朗普现象”到法、德等国选战硝烟弥漫,从反对自由贸易到反移民……“反全球化”明显地体现在一些国家的重大决策中。这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的重大挑战与打击,增加全球治理“失序”和“碎片化”的风险。

——王瑞平《对当前西方“反全球化”浪潮的分析》

材料三   面对全球化形势下人类面临的种种矛盾和危机,举世呼唤理性,呼唤全球伦理。但迄今为止,主导世界已有四五百年的西方思想并没有很好地加以解决。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在欧洲近代思想启蒙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日本和韩国、新加坡等“四小龙”无一不是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和而不同、天下和平”,可以化解冲突、维护和平,促进融合与交流。儒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儒家“忠恕”思想,辅之以“自强不息”精神,有利于构建一个利益共享、责任分担的环球新秩序。

——周颖南《儒学对经济全球化的经济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标志性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2016年以来“反全球化”浪潮的新变化并指出其危害。
(3)据材料三,指出儒家思想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就儒学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谈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文化观?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逆全球化”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中期,西欧和日本的产业已经完成重建,开始对美国生产商构成。1973年石油危机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减弱,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这一时期先后通过了《1974年贸易改革法》和《1979年贸易协定法》,宣布从倡导“自由贸易”转向“公平贸易”。

——余森杰等《美国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民粹主义的泛起,逆全球化呼声再次高涨。当前的逆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自由贸易理念边缘化,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部分西方国家保守化内顾倾向加重,国家干预和管制极端化;主要大国回归国家主义立场,参与国际发展合作的意愿减退。……西方世界内部的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力量围绕利益、规则的博弈加剧。考察西方逆全球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条件下,西方国家治理的适应性下降并陷入制度性困境,越来越难以有效回应民众的诉求……有些国家国际责任观念和人类命运情怀淡薄,在国际发展上急功近利,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其战略和行为霸道任性,给经济全球化的公平正义合作秩序造成严重伤害。……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也使一些国家越来越边缘化。这类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有限,但面临的风险和压力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双方在国际秩序上的矛盾凸显。

——摘编自吴志成等《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

材料三   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十分丰硕。各国在发展本国利益的同时必须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中国的行为与主张无疑会推动全球化在新理念和新层次上发展。

——摘编自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引发各国实施贸易限制举措和禁航禁运管制,直接破坏了WTO框架下国际自由贸易规则体系,其短期内会严重找乱、破坏各国抗击疫情的防疫物资贸易往来,直接危及患者生命,中长期内会因损害贸易规则产生严重贸易破坏效应.

——张楠《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及全球贸易的冲击与对策建议》


(1)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倡导“自由贸易”转向“公平贸易”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调解贸易争端的国际组织框架。
(2)据材料二概括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逆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对外贸的冲击?
2020-09-01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统计(单位:百万元)

1894年1911/1914年1920年1936年
关内关外
外国资本工业2837750014511087
交通运输266448305082671
官僚资本工业3684114340235
交通运输1739455516491471
民族资本工业192054591448441
交通运输18212914910

——摘编自吴承明、许涤新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整理自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三百年来主要国家人均GDP的阶段变化,并简析造成20世纪后半期各国差距扩大的因素。
2020-02-24更新 | 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一方面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力量对世界市场整合的推动,另一方面体现在运输、通讯技术的革新,使物质与信息的流动可以跨越空间的障碍。

——摘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述评》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吸收更多的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从而提高制造业和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和经济风险。       

——摘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2020-06-11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