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 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5 题号:10702429
东周初期,士人游说出仕四方,但只要还在“华夏”范围内出仕,便不算违背道义。但后来被视为蛮夷戎狄的秦楚吴越广泛招揽人才的现象也不再被非议。这种变化表明
A.民族融合与文化认同加强B.封建统治者极为重视人才
C.百家争鸣推动士阶层崛起D.士人出仕推动诸侯国强大
19-20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查看更多[20]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华夷之辨”是先秦的一个热门话题。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主张;孟子则主张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说明了(     
A.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B.汉族文化优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
C.民族交融趋势日益加强D.孟子与孔子的民族观念互相矛盾
2022-07-17更新 | 2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服饰中出现了深衣(汉服的一种)和胡服并行不悖的现象。该现象
A.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融合
B.是内外服制度强化的结果
C.消除了华夷间的隔阂感
D.表明纺织业出现技术性革新
2019-10-19更新 | 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春秋时期秦楚等国因地处偏僻,被中原诸侯国视为蛮夷之国。战国时期秦楚却成为七雄中的强国与其他诸侯争雄,僻处西部的秦国更是“六王毕、四海一”,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上述变化(     
①增进了华夏认同的民族意识   ②展现了宗法分封制的政治影响力
③强化了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   ④推动了阶级分化和中华文明诞生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3-06-15更新 | 2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