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65 题号:1142531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 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20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较轻。此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功能。到20世纪20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其间,南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公共设施。

图11 南通地理位置示意图
(2)阅读材料三和图11,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四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3)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水与人类文明进步”关键词表
三峡水利工程
筒车
新航路开辟
轮船招商局
第聂伯河水电站
海上马车夫
北洋水师
罗盘针
水力织布机
海上丝绸(陶瓷)之路

(4)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12·北京·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   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与材料一中的“第一次全球化”相比,有何显著特点?
(3)材料三对全球化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017-09-23更新 | 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梁启超笔下的郑和下西洋

材料1   大航海时代的记忆


材料2   对于郑和的航海,梁启超(1873年—1929年)作了这样的评论: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编》


问题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郑和、哥伦布等人各自航海的目的。
(2)根据材料2,概括梁启超的观点。
(3)以今日之见,请从“背景与条件、动机与效果”的视角谈谈你对梁启超观点的看法。
2021-05-03更新 | 29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商路波斯与罗马,后来则是波斯与拜占庭的两相对峙,在宣示领土之外,他们最关紧要的开战理由是为了控制东西贸易路线。从地中海世界通往遥远的东方,最直接的路线是穿过波斯人统治或主控之下的地带,不过如果能在波斯势力范围之外另辟新路,在经济方面以及战略方面有着明显的好处。公元56世纪,南道中的汉志商道日渐重要。这一时期的阿拉伯人学会了使用更先进的武器和盔甲,以及当时的战术,学会了写字,创造字符,开始书写自己的语言。阿拉伯人身边有好几种宗教,他们扬弃了原始多神崇拜之后,也没想接受当时相互竞争的各式教义当中的任何一种,他们开始寻求自己的。

——【英】伯纳德.路易斯《中东两千年》



(1)汉志商道是古代阿拉伯西部沿海地区的一条著名商道。请结合上述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新商路的影响。

苏莱曼一世是奥斯曼帝国第10位苏丹(1520年一1566年在位),帝国的舰队曾称霸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1536年苏莱曼一世通过给予法国商人贸易特权等方式,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结成对抗哈布斯堡王朝的同盟关系,这在当时被视为“百合花和新月的渎圣的结合”。同盟提供了“现代史上欧洲均势之外部源泉或外部动因的最初重大表现”,即法国援引欧洲外援的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干预。这是欧洲近代国际体系发展中的一部分。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和鼠疫的传播,丝绸之路不再像从前那么安全了。欧洲商人和君主们都认识到,开发通往亚洲的直接商路将带来巨额利润。来自西非的贵金属是购买亚洲.奢侈品的主要支付手段,同在亚洲的情况一样,是由穆斯林商人的驼队穿过撒哈拉沙漠,同理,也必须要找到通向非洲市场的直接途径。寻求新商路的不同动机是交织在一起并彼此强化,传播信仰的目标成为发财致富动机的脱罪词和强心剂。


(2)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的历程中,伊斯兰文明起到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传播信仰的目标成为发财致富动机的脱罪词和强心剂”。
2023-01-07更新 | 1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