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1192283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   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时,政治的危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量,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

——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三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初推行分封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政治文明发展史,古代的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封诸侯,斑赐宗彝(宗庙礼器),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藵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於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于燕。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36郡,郡置守、尉、监。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巨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东汉)斑固《汉书•诸侯王表》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三种政治制度?

(2)结合材料一分析,受封者共有哪几类?这一制度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对比材料一、三,材料反映的两种形式相似的制度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4)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材料反映的两种制度建立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018-08-16更新 | 1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载,在周公摄政时就分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

——《郡县制度与秦汉帝国霸业》

材料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辏并进而归命天子。……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

——(西汉)贾谊《治安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归纳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
(3)依据材料三,指出贾谊的主张被汉武帝的哪一措施所实现?这一措施的作用是什么?
2020-10-15更新 | 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周族贵族带着商的遗民去往一个新的地方,再与当地的土著上层结合,形成了一种“三结合”的人口再编组,从而有利于不同族群的结合。西周崇尚礼制,它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使一个来源多样并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据王和《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许倬云《西周史》组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西周政治统治加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政制建设的重大意义。
2020-06-05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