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1 题号:12321137
下表所示为清末至民国时期人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认识
清末鸦片战争是中外交往中的一个普通事件
民国成立后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是导致鸦片泛滥,烟毒流于中国
1930年前后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之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A.历史研究有阶级性B.历史评价标准难有定论
C.历史认识有时代性D.文字史实主观色彩浓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在“剿夷”与“抚夷”的问题上曾摇摆不定。如果说(清政府)对外的“抚”字在鸦片战争初起时还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让步,而到19世纪末几乎已成“降”的同义词。“抚”字含义的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博弈
B.民族危机的加剧与深重
C.清政府国际地位的下降
D.不平等条约的发展延伸
2018-10-02更新 | 5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统治者依然死抱住“中国中心’的残破罗盘。这个时代错误的传统观念使中国在此后几十年中都找不到自己在现代世界坐标上的准确方位”。以上观点旨在强调
A.统治者未能正确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B.近代早期中国还未找到现代化的正确路径
C.近代中国社会缺乏领导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D.“中国中心”观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因素
2021-12-10更新 | 4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如表为1842—1858年《筹办夷务始末》中外交辞令统计情况。这说明当时
类别外交辞令
对外关系基本哲学天下、天朝、天威、中外一体、抚驭中外、抚有万邦等
对西方国家看法丑类、逆夷、夷性犬羊、性情狡诈、装骜不驯、夷祸、狼狈为奸等
对西方国家政策查办、多方开导、恩准、格外施恩、办理夷务、驭夷、顺其性而驯之等
西方对中国态度情词恭顺、仰赖天思、俯首听命、真自悔过、乞恩、四夷来服等

A.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加深B.西方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C.中国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D.清延固守传统华夷观念
2020-04-14更新 | 3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