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内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8 题号:12403195
明朝大臣奏章递进以后.经通政使司官员交司礼监呈送皇帝审阅;皇帝阅后再由同礼监交文书房送内阁票拟,经皇帝同意后由司礼监批红,经文书房“落底簿"然后经过内阁发至六科,六科审核无误,即交六部执行。可见,明朝票拟批红制度
A.便内阁和宦官能独立处理政务B.使内阁成为法定决策机构
C.定程度上可弥补相权的缺失D.强化了内解对六部的控制
2021·新疆·一模 查看更多[7]
【知识点】 内阁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明史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这一材料说明
A.官僚制度制约皇权
B.“君主专制”名存实亡
C.皇帝制度遭到破坏
D.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2017-08-08更新 | 1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在中国历史上,东汉、唐、明三个王朝外戚、宦官专权尤甚,导致许多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B.君权至上的后果
C.君主专制严重破坏
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019-04-23更新 | 3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明史专家樊树志在著作中提到,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A.首辅与丞相职权相当B.内阁权威源自君权强化
C.明代内阁是法定机构D.内阁权力过大威胁皇权
2021-08-31更新 | 2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