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1 题号:12997099
下图是二战后德国柏林被四国分区占领的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柏林墙修建时①区占领国领导人为赫鲁晓夫B.②区占领国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世界大国
C.马歇尔计划对③区占领国并未产生明显帮助D.分区占领满足法国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愿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20世纪60年代,一位联合国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建筑物(联和国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反映了小国拥有发言权,但未改变大国霸权政治的现实
B.两个大国是指美国和苏联,小国为新独立的国家
C.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大国和小国能相互制约
D.第三世界不能左右联合国的任何事务
2017-08-14更新 | 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马歇尔计划启动之初美国欢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加入,苏联表现出谨慎的态度,随后采取了抵制立场并禁止东欧各国加入。苏联的这种态度说明
A.西欧各国反对苏联加入B.美苏由同盟走向全面对抗
C.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对立D.社会主义已形成统一市场
2021-03-28更新 | 1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一九四八年对外援助法》规定:“经济合作署署长利用援助款项在美国采购的方式应尽可能不消耗美国资源,不因采购而冲击国内经济;不损害美国人民对生活必需品的满足。”该规定
A.是马歇尔计划中的核心内容
B.突出体现意识形态对抗色彩
C.促进了对外援助的顺利实施
D.反映马歇尔计划具有侵略性
2017-09-01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