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水利、灌溉、施肥、育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3035234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记载:草人掌管改良土壤,根据土壤的形状、颜色决定如何施肥,栽培农作物。凡向土壤中施肥以种植作物时,如果是赤色坚硬的土地,就用牛的骨灰;如果是浅红色但不坚硬的土地,就用羊的骨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
A.已经掌握了农业灌溉技术B.农业生产注重因地制宜
C.畜牧业生产技术已经成熟D.开始出现土壤改良技术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表所示为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兴律
诸侯国地点工程
魏国太行山东部平原“引漳溉邺”
魏国贯通黄河、淮河鸿沟
秦国成都平原都江堰
秦国关中平原郑国渠

A.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推动了诸侯国间的经济分工
C.促进了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D.畅通了南北经济联系的渠道
2021-10-13更新 | 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圩田的兴起最早开始于南朝,唐代范围扩大。圩田是化湖为田,把堤岸伸入水中,抽掉堤内的水造成田。圩田的大量出现
A.促进了北方农业的发展
B.有利于玉米和甘薯种植
C.巩固了南方的经济地位
D.反映了人地矛盾的缓和
2018-03-30更新 | 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若给下列图片配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灌溉技术的演进史
B.铁制农具的大发展
C.中国古代的水利技术
D.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
2018-09-23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