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1378469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5年李鸿章委托盛宣怀办理湖北煤铁矿务,从此盛宣怀开始办理矿业。1896年,盛宣怀接手张之洞办的汉阳铁厂,将经管体制从官办改为官督商办,开始招收商股。1897年5月,盛宣怀在上海外滩开办了中国通商银行,先后与比利时、英国、美国签订铁路借款合同草约。1898年,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问题开办萍乡煤矿,1908年进一步改变成股份制企业,将萍乡煤矿与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合并成立中国第一家钢铁煤炭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使钢铁、煤炭、铁路、银行有机地连接和结合起来。这家企业兼采矿、炼铁、开煤三大端,集勘探、冶炼、销售于一身,“创地球东半面未有之局”。

——摘编自朱荫贵《盛宣怀---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工业化的推手》

材料二   1978年12月份动工建设的宝钢,是中国钢铁工业改革开放的缩影。建设宝钢,绝不仅仅是为了一年多生产几百万吨钢,而是要迅速缩短我国钢铁工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40年来,宝钢超越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的一般模式,在坚持精品战略中不断发展壮大,生产出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一系列产品,代表着世界钢铁的一流水平;在技术进步上从学习到自主创新、从跟随到引领,取得跨越式提升;在管理创新上迈出坚实步伐,在履行社会责任中走在前列,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曾任宝钢集团董事长的徐乐江将宝钢发展所遵循的规律和原则总结为16个字:“严格苛求”“学习创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摘编自王明军、刘加军《在体制机制变革中探索奋进大国钢铁崛起启示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的发展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宝钢发展与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经济发展与时代变迁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基本状况表

类别工矿、纺织铁路运输
数量18个364公里
投资额1545.7万元1250.9万元

(1)结合所学,指出清政府上述活动的目的;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是近代建立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0世纪30年代,“因爱国运动之激昂”,并使用较为廉价的法国、日本毛纱为原料,该厂生产的薄哔叽价格不高,产品销售遍于南北。“军政机关之制服材料,亦纷纷采用,深为满意。具见以国货替代外货,已成全国一致之倾向”。

——据刘光用《企业大王刘鸿生》整理


(2)根据材料,概括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发展的原因。

(3)结合所学,分析在A和B两个年代出现如图所示投资率状况的原因。
2020-05-09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   


1887年

1920年

1936年

名称

总额

名称

总额

名称

总额

票号

3.29

银行

9.11

银行

72.76

钱庄

2.8

钱庄

1.6

信托公司

0.22

典当

3

典当

1.5

储蓄会

1.45

保险公司

0.63

钱庄银号

5

典当

2

合计

9.09

12.21

82.06


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金融发展的哪些特点?
2019-08-16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国家权力逐渐退出乡村,形成了“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乡村治理格局。乡绅主要来自于休假退隐的官员、退休居乡的前官僚、尚未入仕的士人。乡绅不仅是里甲制(征税)和保甲制(征兵) 的主要控制者,还是乡村公共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灾荒之年出面与政府协调要求以减代赈、减免赋税等,同时兴办赈局、义庄,救济乡里。他们是乡村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积极创办义学、私人书院、方志局、文学社团等乡村文化教育机构。

——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救济农村”、“建设农村”、“复兴农村”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呼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推出了“新县制”改革并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力图在加强对农村控制的同时,改善农村的现状。中国共产党则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以农民为主体,用武装斗争的形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而国共两党之外的一批知识分子,怀着教世济民的真诚愿望,发起乡村建设运动。他们认为乡村治理不只是简单的农村经济改良工作,而是一场民族文化复兴运动。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摘编自张忠民《略论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乡村治理相比,近代乡村治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成因。
2018-05-09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