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赋税制度(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0 题号:14277712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15岁以上)负责一定的徭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帛或布代役,成为庸。这一调整
A.加重了农民的租役负担B.遏止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C.直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利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谁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权。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材料反映了(     
A.两税法实施具有合理性B.恢复租庸制成为趋势
C.税制改革加重百姓负担D.农民积极性得到提高
2022-12-25更新 | 1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有学者认为,唐代中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到了宋代“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这一观点是基于唐宋时期(     
A.租佃关系普遍发展B.赋税制度的改革C.均田制进一步推行D.藩镇势力的削弱
2024-01-27更新 | 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A.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其前提条件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C.以财产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D.使得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
2023-10-20更新 | 10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