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9 题号:15031134
西汉时期,全国1500多座城被分为首都,郡、国,县、侯国、道(设置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政区)邑(皇后、公主等的封邑)三级。同时,每座城都筑有城墙,宫殿(或衙署)与城墙成为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主体。这表明西汉时期的城市
A.政治功能突出B.封国地位提升C.政府职能完善D.防御能力增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古代埃及人用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壁;用木桩、树干加固支撑,在上面搭上屋梁;再用甘蔗和椰子叶铺成屋顶,用以防晒,房间内壁涂泥土防止热气进入。这说明古埃及房屋的建造取决于(     
A.人们的审美观念B.当地自然条件
C.集体劳作的形式D.传统文化习俗
2024-02-01更新 | 1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是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示意图。我国古代都城的迁移出现了一个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趋势。该变迁着重反映出(     
A.国家有效治理的现实需要B.经济重心南移的政治影响
C.解决边疆危机的客观要求D.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2-02-21更新 | 6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客家土楼是福建龙岩、漳州一带普遍存在的一种极具特色的“抵御性”城堡式集体建筑,在其庞大的建筑内,同一祖先的子孙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据此可知,客家土楼(     
A.代表了传统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B.体现了御外凝内的宗法色彩
C.反映了自然经济发展的普遍要求D.强化了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管控
2024-03-08更新 | 4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