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3 题号:1535347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先于美国成功发射,引起美国举国震惊,朝野纷纷抱怨美国的科技已落后苏联,一致认为是由于美国教育的落后,亟需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投资。195892日,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国防教育法》。该法案共10章,主要内容有: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各级学校的科学、数学和外语教育水平;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使更多的青年和成年人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或熟练工人;强调“天才教育”,使美国在尖端科技领域取得明显优势;给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保证有才能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被拒于高等教育大门之外;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到1962年,联邦政府共拨款8亿美元作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财政援助。196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国防教育法修正案》,延长《国防教育法》的有效期,并扩大其适用范围,把历史、地理、公民、英语等学科也列为需要改进的重要学科,以便对学生加强热爱美国的教育。《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不仅对美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美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摘编自宋海英《美国<国防教育法>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防教育法》的积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时的国际援助大多是在盟国相互间进行的。战争结束后,1947年美国通过了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并提出“马歇尔计划”。次年,马歇尔计划受援国成立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以管理和利用该计划资金。1950年,美国对亚洲和西欧的军事援助分别达到159.2和918.1百万美元左右。同年,英联邦外长会议通过了援助南亚、东南亚国家以“防止共产主义”的计划。与此同时,苏联也向中国和东欧国家提供援助,并与东欧国家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50年,中国开始向朝鲜、越南、蒙古等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其中大多为无偿援助。

——据丁韶彬《国际援助制度与发展治理》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援助大事记(部分)

1983年提出“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原则,把对非洲国家的援助与贸易、投资相结合。
1984年首次提出“智力援助”,帮助非洲国家培养、培训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
1995年决定对外援助主要采取优惠贷款、合资合作和无偿援助三种方式。鼓励中国企业与受援国企业合资、合作经营。
2004年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除提供物资和现汇援助,还派遣医疗队、救援队。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南部,中国向美方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2008年为促进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宣布在农业、教育、医疗卫生、免债、零关税待遇等领域采取广泛的对外援助。

——据杨枝煌、杨南龙《中国特色对外援助70年的基本图景及其优化建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国际援助的特点,并简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中国特色对外援助”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重大意义。
2020-06-24更新 | 12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代后期,苏印关系迅速升温,两国贸易额剧增,苏联还向印度提供了巨额经济援助。作为回应,美国也加大对印度的援助力度。肯尼迪执政后,更是希望将印度扶植为在亚洲遏制中国的主要国家。当时英国正力图向美国证明它是可靠的盟友,作为英联邦的领导国,英国必须极力避免英联邦成员国印度倒向苏联。此前印度的国防装备仍以英制为主,但随着美苏影响力上升,印度领导人对英国这一殖民宗主国“心理上的依赖逐渐下降”,印度的军购更多着眼于自身实际需求。1962年,印度将从苏联购买米格一21战斗机的消息被披露,立即引起英国的密切关注。英国认为英联邦成员“在决定之前应当提醒英国,而不是在决定之后通知”“要避免给美国人造成我们没有尽力帮忙的印象”,于是立即向印度提出以英制“闪电”战斗机作为替代品。但由于性价比、技术转让等因素的影响,印度最后依然选择了购买苏式战机。

——摘编自刘恒《英国对1962年苏印米格—21战斗机交易的反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争夺印度军火市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购买米格—21战斗机事件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
2022-04-30更新 | 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南极洲在迎来了人类的脚步后,因其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神秘的探险圣地和理想的科研场所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也迎来了人类新的争端。在20世纪前半期,南极洲始终处于各国对其领土主权要求的争端中。无论是国际法还是国际惯例,都不能对南极洲主权的特殊情况做出解释。尤其在美苏两极格局的世界形势下,两国在南极洲的对抗性竞争行为,加之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正在把南极洲变成一个国际竞争的新舞台,令人不寒而栗,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解决南极领土争端便提上了日程。经过激烈的多轮谈判,1959121日,南极会议各国签署了《南极条约》,1961年正式生效。《南极条约》的签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倡导的冻结主权,搁置争议,发展科考,维护和平,使南极的争端暂告结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南极洲的和平利用与科考发展的机会,也将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福祉。

——摘编自胡德坤、唐静瑶《南极领土争端与<南极条约>的缔结》


(1)根据材料,概括《南极条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极条约》签订的历史意义。
2021-05-10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