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3 题号:1562057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对外贸易航线

线路开创者主要贸易商品
输出输入
1广州-澳门-果阿-里斯本1553年-后葡萄牙人丝、绸缎、瓷器、中药、手工被单胡椒、苏木、象牙、檀香和银子
2广州-澳门-长崎1553年后葡萄牙人生丝、绸组、砂糖、铅、棉线、中药——-
3广州一澳门-马尼拉-拉丁美洲1575 年开辟生丝、丝织品等银、苏木、蜂蜡、墨西哥洋红等
4广州—澳门一望加锡一帝汶广州与东南亚国家贸易的老航线生丝和丝织品檀香
5广州一澳门一纽约美国人开涅尔·巴驾等1784年开辟丝绸、瓷器和茶叶等花旗参、皮货、羽线、棉花、胡椒
6广将一澳门一俄罗斯1803年克鲁任斯泰伦受沙皇之命开辟茶叶、生丝等价值 19 万西班牙银元的毛皮货
7广州一澳门一大洋洲1819年英国商人詹姆士·孑地臣生丝、茶叶等——-

——摘编自黄启臣《广东开放海外贸易两千年—以广州为中心》

材料二   "楚粤铁商,咸丰(18511861年)前销售甚旺。近(同治十一年1872年)则外洋铁价较贱,中土铁价较昂,又粗硬不适于用,以致内地铁商,十散其九。西洋煤铁炼铜及碾卷铁板铁条等项,无一不用机器,开办之始,置办器用本虽多,而炼工极省,炼法极精,大小方圆、色色俱备,以造船械军器。土铁贵而费工,洋铁贱而得用,无怪洋铁销售日盛,土铁营运渐稀"

——摘编自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对外贸易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如识,概括洋铁大行的影响,并指出该时期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15世纪,英国的庄园经济随着农奴制的瓦解而衰落,农业经济收入锐减,农村的贫富分化加大,呢绒纺织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16世纪起,乡村对手工业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农业生产向专业业化方向发展,毛纺织业成为乡村工业的主体。价格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生产关系,货币地租盛行,促进了乡村商品货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土地的集中促进了农民的分化,集中经营的土地上使用大量雇工。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等

材料二:棉花种植在明代普及全国,棉布成为大众消费品。棉纺织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据统计,江南地区在明代后期年产棉布量在2000万匹以上,有170万0妇女从事棉纺织业。占劳动力的50% 以上。丝织业发展迅进,明代后期,江南地区管营织机约有3500台,民营织机在15000台以上,织工达4万人之多,出现了许多以丝织业为主业的市镇。生产的专业化和分工十分普遍,服务于纺织业的辅助行业从业人数同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地权分散化趋势明显,田面权、田底权分离,租佃经营成为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

--摘编自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前英国乡村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工业革命前的英国乡村经济相比,明代后期江南地区乡村经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020-10-12更新 | 3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清廷以东北为“龙兴之地”,担心关内汉人的大量迁入会损害旗人利益,破坏满族的习俗和秩序,康熙七年(1668)推行封禁政策,禁止关内人口迁居。1860年,面对沙皇俄国在《瑷珲条约》之后对外东北与库页岛的领土的夺走,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获得采纳,至光绪年间则完全废除东北禁令,1907年更在东北设置3省(黑龙江、吉林、奉天)。汉人移民不再偷偷摸摸进入东北,于是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地区无地或者少地农民纷纷进入依然地广人稀、法制薄弱的东北开垦荒地,移民东北愈演愈烈,形成高潮。

                                                                              ——据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


       材料二:在国内战争结束之时,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据统计,在1850—1940年,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其中约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地区。移民不但解决了开发西部的劳力问题,而且使西部成了“民族熔炉”。与英裔居民为主的东北部不同,来自东欧、南欧、亚洲和拉美的移民集居在辽阔的西部地区,使这里的文化呈多元化,如加利福尼亚等州受西班牙文化影响很大,又是美国亚裔居民最多的地方,旧金山的唐人街闻名于世。

                                                              ——据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东北移民过程相比,美国西部移民过程有哪些不同点?简要分析这一时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
2018-07-20更新 | 1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茶马古道是一条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它兴于唐家,盛于明清。藏区产骡马而需要茶叶,川、滇地区产茶叶而需要骡马。宋期时西南边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元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开驿路、设重驿站。明清时期加强对驿站的管理

——摘编自《茶的丝路》等



(1)读上图,描述中国通往境外的茶马古道的路线。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茶马古道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民族观念扩散的趋势,可以从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申报》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中看出端倪。“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对外宣言:“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到1919年年底,“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可检索到30条1920年后星现渐增多的势,1928年进一增加到183条,1939年更达到371条,

——摘编自黄道炫《战时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

材料三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田绕“中华民族观念的扩散”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1912-1945年的重大事件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1-05-11更新 | 1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